知名品牌润肤霜遭假冒、伪造交易……

“蓝鲸”护企工作站助力法治护企

青年报 记者 陈泳均

    青年报记者 陈泳均

    本报讯 假冒知名品牌护肤霜,涉案金额达500余万元;利用职务之便伪造交易牟取不法利益,以为躲到国外便能侥幸逃脱……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上海警方依托“蓝鲸”护企工作站,破获制售假冒品牌润肤霜侵权案与合同诈骗案,纵深推进法治护企,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破获制售假冒品牌润肤霜侵权案

    为何市面上出现大量上海知名润肤霜品牌的假货?普陀公安在侦查时发现,以吴某为首的犯罪团伙自2023年1月至2024年9月,在未取得品牌方授权的情况下,以生产加工自营产品为由,委托一生产普通护肤品的代工厂为其生产加工无品牌标识的润肤霜。

    而后,吴某将通过网络结识的犯罪嫌疑人麦某、刘某二人发展成为分销商,通过他们开设网店,以“专柜正品”“厂家直销”“4至6折的优惠力度”为噱头对外销售假冒商品,涉案金额达500余万元。

    这起假冒案件的破获离不开“蓝鲸”护企工作站的建设。自成立以来,普陀公安走访企业调研需求、指导企业筑牢安全防线,为辖区企业提供专业的法律援助。

    侦破一起虚假交易合同诈骗案

    利用电商平台销售总监职务之便,与同伙通过注册多个虚假采购账户进行下单,伪造交易牟取不法利益,躲到境外就可逃之夭夭?记者了解到,依托国际警务协作,出逃境外的王、朱二人被遣返回国。目前,二人已因涉嫌合同诈骗犯罪被青浦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

    前期,青浦某电商企业通过“蓝鲸”护企工作站向警方报案称,公司员工王某存在诈骗公司资金的重大嫌疑,且该王某已失联。

    经查,该电商企业主营的数字化服务为供需双方提供网络交易平台。2022年6月起,犯罪嫌疑人王某在担任平台销售总监期间,与前夫朱某合谋在平台注册了多个虚假采购账户进行下单,并指定由朱某实际控制的公司进行供货。在供货方未实际供货,采购方也未实际付款的情况下,两人通过伪造、上传货物签收证明、付款凭证等方式制造交易成功且完成支付的假象,以此骗取平台向供货方朱某实控的公司账户支付结算交易费用。截至案发,王、朱二人在平台累计虚假下单300余笔,诈骗公司资金超8000万元,非法获利3000余万元。

    记者了解到,2024年4月起,全市17家“蓝鲸”护企工作站陆续建成。市公安局经侦总队相关负责人表示,“蓝鲸”护企工作站已成为警方发现涉企经济犯罪线索的前沿、为企业提供零距离法律帮助的平台,增进警企沟通交流的纽带。

2025年0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