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本报讯 当看到AI教育成为全国两会的热议话题后,39岁就举家回国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副所长丁洪有些兴奋。
丁洪的母校湖南师大附中曾诞生了许多全国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冠军。这给了他一些启发,他建议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学人工智能奥林匹克竞赛和中小学人工智能人才认证体系。
“中小学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会涉及人工智能基础培养和人工智能拔尖人才培养两个方面。在拔尖人才培养方面,五大学科竞赛发挥了很大作用;然而在人工智能方向目前还缺乏一些真正得到全球认可的比赛。”他认为,我国可以抓住机会发起并举办源自中国、引领世界的中学人工智能奥林匹克竞赛。在人工智能基础培养方面,我国需要建设有公信力的中学人工智能人才认证体系,它将从考核端规范各地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方法,同时会激发更多学生投入时间与精力进行人工智能学习。
眼下,不少中小学生“不敢学”人工智能。丁洪认为,这是因为在当下应试环境下学人工智能知识很容易被打上“不务正业”的标签,这个时候就需要政策的支持与鼓励,让拔尖人才全力以赴进行深造,让所有学生都“敢学”,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学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