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许忠:强化版权保护,为“走出去”护航

青年报 记者 刘昕璐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本报讯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对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深有感触。我建议,要强化音乐版权保护,为中国原创音乐作品的蓬勃发展激发创新活力。同时,要优化保障机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原创作品‘走出去’保驾护航。”在昨天上午举行的上海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说。

    “首先是建议深刻把握艺术发展规律,以有力措施保障音乐产业健康发展。”许忠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优化文化产品的服务供给,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中,音乐因其创作难、复制易、传播快的特点,面临着严峻的版权保护挑战。AR和AI技术的兴起为音乐创作带来了新机遇,但也引发了复杂的版权保护难题。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是对创作者创造性劳动的尊重与激励,更是维护文化价值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在他看来,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和有效执行至关重要。

    他建议,为进一步强化音乐版权保护,有关部门继续深挖音乐领域的黑灰产业,通过加大执法力度、完善跨部门协作机制,严厉打击侵权行为和犯罪行为,用好数字技术完善数字版权法律监督体系,维护音乐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在优化保障机制上,许忠建议,要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为中国音乐文化“走出去”护航。

    如今,经过一代代专业文艺工作者的接续努力,中国的交响乐已经越来越为世界所关注,但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的原创歌剧走向世界,甚至让不同国家、语言的人演奏和演唱,更需要用专业的精神、遵循艺术创作规律去探索与开拓。

    就此,许忠建议,要在原创作品“走出去”的过程中,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是对标国际的一项重要的保障机制,它能够为作品的国际传播提供坚实的法律支撑。因而,他也建议司法机关进一步加强文艺作品“走出去”的知识产权保障和专业指导。

    “上海作为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的重要实践者,希望各方进一步强化版权意识,高度重视推动艺术创意和舞台科技创新的结合,营造最佳艺术生态,让真正的专业人士把各自专业特长能够全面运用到文化建设中,积极探索有效保护我国音乐作品知识产权及艺术家合法权益的方法,为中国音乐文化‘走出去’赋能与护航。”许忠期待地说。

2025年0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