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记者 丁文佳 实习生 张欣雨
本报讯 在上海,一场传统与摩登的对话,正以创新为针、市场为线,织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都市新生。依托沪滇协作平台,云南非遗不再是“远方的风景”。近日,星巴克“星绣未来”项目将水族马尾绣等技艺带入上海,通过“设计赋能+商业嫁接”模式,让古老纹样化身潮流单品——绣着蝴蝶图腾的耳钉耳环、民族图样的特色包包,出现在苏河湾万象天地非遗概念店。贵州水族马尾绣推广者张艳婷将现代设计理念注入千年技艺,开发出符合都市审美的箱包、饰品。在“星绣未来”项目扶持下,她与团队设计的马尾绣文创来到上海,吸引年轻消费者打卡体验,“传统纹样讲述着古老祝福,而时尚设计能让它们‘活’在当下。”
在“星绣未来”项目扶持下,正处于瓶颈期的张艳婷重获动力——项目针对合作社产品设计与创业孵化的双向赋能,精准破解了企业发展困境。“未来我迫切希望借助项目资源,设计出兼具商业化价值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核的新产品,打造‘水仙马尾绣’品牌体系。”她坚定地表示,“只有品牌建立完善,才能让产品背后的手艺人一代又一代更有尊严、有价值地从事这份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