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资环集团工作人员拆解手机闪存部件,送入破碎装置。新华社图
青年报记者 郭颖
本报讯 买了新手机,旧手机该如何处理?大多数消费者会选择“回收”,那么,信息安全如何保障?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手机安全回收处置示范项目日前启动试运行,“国家队”出手免费安全回收旧手机,消费者买账吗?
消费者担心手机回收信息泄露
青年报记者进入一家手机回收平台发现,其会根据手机品牌、内存、使用情况、外形、功能等各项指标给出一个回收价,区间在几十至几百元不等,一些高端手机回收价甚至达到数千元。
据悉,二手手机回收的流向主要包括三种:作为二手手机售卖、拆解后配件用于维修、直接拆解熔炼提炼其中再生材料和稀贵金属。
小程序下单、中国邮政EMS接单回收……中国资环的手机安全回收处置看似跟普通市场化回收操作差不多,但是,手机被保密运输至回收基地后,是经过安全拆解、机械破碎、末端熔炼,最终实现手机安全销毁、资源循环利用,而不会作为二手机售卖或者拆零件维修。
可以看到,中国资环的手机回收处理是没有估价环节的,也就是说,属于“免费”回收。那么,信息安全重要还是钞票重要?采访中,记者发现,对于这个问题,消费者大多比较纠结。
“我的旧手机目前都还在家里作为备用机,如果要处理的话,我会选择二手市场回收,但是回收时要当面清除所有信息。”消费者施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正好有个苹果旧手机忘记密码了,由于密码输错次数太多,厂方都处理不了,连回收人家都不要,正在烦恼该如何处理,现在可以交给“国家队”了。
“我有好几个旧手机已经充不了电,开不了机了,但还是捂在手里,主要还是怕回收后信息泄露。”市民小张坦言,作为一个普通人,生活照片就算泄露出去应该也不会有直接重大损失,但是他比较担心身份证、户口本、房产证、银行卡等证件照片泄露。
手机数据彻底清零耗时过长
“即便恢复出厂模式,如果愿意花钱花工夫还是可以把一些数据找回来的。”IT工程师朱先生承认,手机回收确实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但是对于普通人的手机,不会有人愿意花工夫去恢复数据的。
那么,一些重要App的密码会不会随着手机回收而泄露?“重要的软件现在都会有指纹或者密码登录要求,一般也没有那么容易被破解,恢复出厂模式后,软件也就相当于卸载了。”朱先生认为,要是把密码明文保存在手机里,那肯定是有风险的,毕竟手机是会丢失的。
对于个人如何防止信息泄露,朱先生建议,可以将手机恢复出厂模式后,再把手机内存塞满,例如手机有256G,那就往里面存256G的不重要文件,这样就能保证旧数据都被覆盖住,那肯定就恢复不了了。
记者在新天地一家商场地下二层,找到了一家网红手机回收店,店员正忙着给一位顾客处理手机内的信息。“我们回收手机后,会当场将你的手机恢复出厂模式,然后用我们的专业软件彻底清除信息,不用担心信息泄露,这就是线下店的服务优势。”
“手机信息确实能彻底清除,但是非常耗时,如果手机数量多,巨大的耗时会让人崩溃。所以,我相信二手机一定会有未清零的。”上海二工大一位不具名的专家告诉记者,他刚给电脑更换了一块有掉盘故障的固态硬盘,为了复制该硬盘,花了3个小时,如果要彻底清除数据,也需要耗费同样的时间,于是只能简单删除文件,而这正是不法分子可以恢复的。
“最根本的问题是现在的硬件设计,如果清零太耗时,那就很难清空。”该专家建议手机闪存芯片生产商将存储芯片设计成可以简单清零的模式,“这就需要闪存芯片与手机厂商联合努力,也就是从器件到系统协同设计来实现手机存储器一个指令快速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