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参与了作词作曲

“金海如歌”AI文艺盛典举行
青年报 记者 郦亮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本报讯 管弦乐团的一曲《金色的花儿朵朵香》大气磅礴,却又不失抒情的柔美,引得众人不由得一起轻声哼唱。但令人没想到的是,这首作品竟然是由人工智能作曲。在金海文化艺术中心成立10周年之际,“金海如歌”AI文艺盛典近日举行。AI在艺术创作中的表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了金海澎之声电声管乐团的《金色的花儿朵朵香》之外,上海体育大学艺术学院舞团2022级舞蹈编导全体同学带来的舞蹈秀《金海之春》、张则莉深情演绎的女声独唱《浦江之东》、金海苔花少儿艺术团的孩子们在少儿舞蹈《快乐的小蜜蜂》、新沪剧大联唱《美好社区新生活》、时装表演《魔都春色》等节目都令观众倾心。

    而此次演出则到处都闪现着AI的影子。主办方告诉记者,从剧本创作、歌词编写、编曲创作到视觉设计,AI协同艺术家突破创意边界,呈现歌曲、舞蹈、戏剧、多媒体秀等多元节目,展现技术与人文的激情碰撞。

    不同的人工智能还进行了分工协作,深度融入节目创作的各个环节。其中,DeepSeek大模型深度参与歌词、剧本创作,与音疯AI、suno音乐、MUSE大模型、海绵音乐等在编曲方面紧密协作,这些原创音乐节目,更是成为了盛典的一大亮点,豆包等AI平台也在不同节目中发挥助力,共同创作出丰富多元的节目内容。同时,可灵AI与即梦AI等在节目视觉设计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为节目营造出美轮美奂、与表演相得益彰的视觉效果。

    近年来,人工智能深入艺术创作的各个领域,给舞台增色不少。不过主办方告诉记者,其实他们在运用AI的时候也特别注重“边界感”。一定是艺术家和AI协同创作,AI扮演辅助工具的角色。只有人机完美融合,才能摒弃“网感”,创作出完美的作品。而事实上,除了艺术家,现在很多市民也积极运用AI来进行创作,AI大大降低了他们涉足艺术的门槛。此次演出中,小品《斜杠爷叔大妈玩AI》讲的就是这件事,社区里三位年近7旬的老人正在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AI应用PK大赛,他们对AI的熟悉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此次盛典由浦东新区群艺馆分馆金海文化艺术中心联合上海体育大学艺术学院精心打造。作为首创人工智能深度参与的综艺演出,它标志着科技与艺术融合的全新突破。

2025年0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