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上海市静安区实验中学成功举办2024学年“境界——师之术”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大赛,11位来自不同学科的中青年教师同台竞技,以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和精湛的教学技艺,诠释了“以境育人,以术载道”的深刻教育理念。
本次大赛要求教师关注本单元与其他单元核心素养的关联性,体现对相似的学习方法、探究方式等的构建,有助于学生构成准确而有意义的单元知识结构。语文组程佳思老师的《故乡》教学设计,巧妙构建了可迁移的第一人称叙述视角阅读框架,通过矛盾冲突驱动的深度探究,以问题链形式层层递进激活学生思维。数学组谢芳霖老师在《圆柱及其侧面展开图》一课中,以“具身认知”为锚点,通过“卷纸成筒”的实物操作和动态演示,实现了立体几何概念从“静态描述”到“动态生成”的跨越,展现了数学课堂“做中学、悟中思”的深层价值。
在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改革中,如何实现思维的可视化成为关键课题。化学组万哲老师在《生活中的声和光》一课中,通过实验设计将“看不见”的科学知识转化为“看得见”的科学现象,引导学生完整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裘敏敏老师的数学课以“化归思想”为主线,构建了“认知唤醒—问题链驱动—方法建模—应用拓展”的四阶梯度教学框架,通过双板演示范模式,同步建立操作程序与数学本质的对应关系,实现了从代数解析到几何表征的深度转化。
跨学科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地理组刘毓阳老师的《穿越历史的高原茶香——青藏地区》一课,以“高原茶文化”为线索,将地理知识与文成公主入藏的历史故事相结合,通过“为何无茶不欢→为何不能种茶→为何运茶艰难”三个递进式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道法组毛舒婧老师则从“李子柒回归”这一社会热点切入,引导学生从真实生活中感受人文精神魅力,通过情境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人文精神的当代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
本次大赛特别注重评价对教学的促进作用。英语组张斯悦老师在写作教学中,与学生共同完成写作评价量规,从语言、结构和内容三方面进行评价,实现“以评促写”;体育组吴婷婷老师在《反手推挡球》教学中,对学生的探究反馈既有肯定性评价,又有针对性补充,进一步巩固了学习效果。
本次“境界——师之术”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大赛不仅展现了参赛教师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创新的教学理念,更蕴含着各教研组在“双新”背景下的长期研究成果。未来,静安区实验中学的教师们将坚持以“境”启智,以“术”传道,为培养新时代栋梁之才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文/陈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