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心向党 青春筑梦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团委打造“全链路育才”
青年报 首席记者 范彦萍 通讯员 焦子英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志愿者服务进博会。本版均为受访者供图

    优秀的组织不仅要向内生长,更要向外绽放。当工艺美院的青年走出校园,他们的担当在城乡阡陌间写下生动注脚。从进博会的世界窗口到乡村振兴的田间地头,工艺美院的青年用专业技能诠释了“艺术为人民”的深刻内涵。在工艺美院团委书记张哲看来,培养人才不能闭门造车,而是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通讯员 焦子英

    先锋组织力

    ——榜样引领的青春标杆

    为加强团学骨干能力建设,该校团委开展团学骨干培训班,丰富团学骨干成长路径,开展春秋两季团学骨干培训活动,学生会连续三年获得市级“优秀”等级评定。着重提高团学骨干队伍对党的科学理论的青年化阐释能力。

    为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以更加直观的学习形式增强大学生法治意识,工艺美院牵头开展了嘉定区行政诉讼出庭、旁听、讲评“三合一”活动。

    为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依托心理健康月,开展常规与定期活动,如团体心理疗愈、每日三件好事打卡活动等。

    为促进学生就业,明确职业规划,发挥优秀毕业生榜样引领作用,工艺美院团委利用“工艺华年”公众号平台,开设“工美青年说”栏目,组织学生参与生涯嘉年华、就业招聘会等活动。为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积极组织体育锻炼活动:如组织“520表白跑”活动,号召学生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加强个人锻炼;积极参与“梦想杯”上海学子体育大联赛“中国农民丰收节”田间定向赛,获三等奖、优秀组织奖;陆上划船器专项赛“优秀组织奖”。

    去年暑期,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团委积极响应号召,组织了一支由优秀青年学生组成的实践团队前往革命圣地井冈山。

    经过这次社会实践,独立连二班学生马歆十分感慨,“我们翻越崇山峻岭,来到了井冈山,这片充满传奇的红色土地,一直以来都是我心中向往的革命圣地。在这里跟随着教学课堂的步伐,仿佛穿越时间去往了那个特别的年代。”

    在那里,分别开展了“三湾改编”情景教学课程、《井冈山斗争和井冈山精神》主题讲座课程和红歌教学,在情景教学课程中老师带领学生走进历史,学习“三湾改编”的具体内容,理解反思其中的内涵意义。

    社会服务力

    ——责任浸润的艺术担当

    2024年度,工艺美院团委积极参与第七届进博会志愿服务工作,全校83名志愿者服务超过23天,服务累计时长超过10000小时。

    为引领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去年学校首次派出3名长期岗志愿者,2人在市新闻办、1人在市外办上岗,由学生设计的22张中英文海报在进博会主场馆循环播放,保障14场新闻发布会的顺利开展。

    “为发挥好进博会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和思政教育第二课堂的平台作用,邀请校党政班子成员、校团委到进博场馆内,开展专题学习、微党课,激励志愿者传承发扬志愿精神的信心与决心。”张哲介绍说。

    为了更好地让传统技艺在现代得以传承,所学专业在世界舞台得到运用,由工美学子设计的激励徽章被进博会官方采纳,展会期间在文创馆上架;沿用非遗传承思路设计,集合珐琅、金属等工艺的校级志愿者徽章也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服务期间,该校2名志愿者遇到突发情况从容应对,帮助孕妇获得救援。

    艺术影响力

    ——专业淬炼的青春勋章

    在校团委的牵头下,各类学生社团活动也开展得红红火火,积极投身社会服务。去年4月,该校华韵艺术团参与“中国华服周·沪上繁花”展演活动,获得一致好评,此外还积极备赛,获得第七届大艺展上海活动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的好成绩。荣获上海市大学生创课比赛优秀奖的“匠心共创”课程以非遗手工艺为载体,融合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在社区传承中国传统手工艺,提升社区居民的审美与动手能力,丰富精神生活,增强社区凝聚力,让非遗之花在社区绽放。

    作为艺术院校,工艺美院在各项比赛上也获得诸多殊荣。比如由该校团委组织,团委副书记(兼职)钟永辉老师带队的项目“南序——生于南方,中国轻奢侈品文化引领者”,在上海赛区乡村振兴赛道荣获一等奖后,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发明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三等奖。

2025年05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