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苏州工业园区展示中心。本版均为受访者供图

青年员工走访科创园区。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要做好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上海银行青年秉承初心、勇担使命,以青春奋斗者的姿态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挺膺担当。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写字楼到社区,上海银行金融青年的身影正活跃在科技与民生的每一处交汇点,以“青创+”模式链接更多民生场景,让金融活水既灌溉着“高大上”的创新种子,也滋润着“小而美”的烟火日常。
青年报记者 陈颖婕
金融“活水”
润泽科创实体经济
走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上海银行已服务超过半数入驻企业。作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承载区,上海银行针对企业早、小、硬核科技等特点,市南分行的青年骨干主动对接、深入研究,发布“零动智融”专属产品,相关创新举措入选央视财经“上海金融之夜”典型案例。
科技浪潮中,如何有效解决小微企业“重研发、轻资产”的难题? 上海银行的青年才俊迅速给出了令人振奋的答案。在短时间内,他们组建起攻坚小组,联合上海技术交易所推出了革命性的“一价两证”模式。通过创新的管线估值和技术确权方法,这一模式为超过30家创新药企提供了总计5亿元的授信支持。这不仅是对传统融资模式的一次大胆革新,更是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落地的重要一步。
在半导体产业面临扩产需求的关键时刻,上海银行的青年骨干再次展现出了青春智慧与行动力。他们构建了一套高效的“10分钟预审+48小时响应”极速服务体系。到2024年,半导体领域的授信增长达到了42%,移动端审批占比高达80%。
对于科创型企业而言,融资难一直是阻碍发展的重大瓶颈。上海银行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推出了一系列创新型金融产品,如“知产贷”“e苏采贷”,并实现了政采融资的“T+0授信、T+1放款”。一家企业凭借12项专利成功获得了500万元贷款,融资成本降低了40%。此外,由青年团队开发的AI专利评估模型大幅提升了知识产权价值识别的效率,使得知识产权融资余额增长了45%,客户数量增长了78%。这些举措极大地缓解了科创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推动了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和应用。
正是凭借着这样一支充满激情与创造力的青年生力军,上海银行正在以数智化服务重塑科创金融生态,在强国建设的赛道上全力奔跑。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上海银行科技贷款余额已超过1800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35%。这一成就不仅是对青年员工创新能力的认可,更是对未来无限可能的展望。
青春“火炬”
照亮金融为民之路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上海银行团委以“党建带团建”为引领,号召青年员工深入践行“金融为民”初心,将金融助力科创的成果精准滴灌至民生领域,以“专业力”打通“技术-产业-民生”闭环。
这一边,浦东分行青年员工主动对接商汤科技AI算力扩容需求,5亿元增贷方案快速落地,助力其夯实大模型基础底座,相关技术已应用于智慧城市交通管理,优化市民出行体验;另一边,浦西分行青年员工联动仪电集团打造“万卡级算力集群”,推动智能算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赋能基层政务“一网通办”、医疗影像诊断等民生场景,让尖端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
要让金融科技更“接地气”。上海银行团委推动青年骨干在支付便利化、适老化改造等“小切口”中破题。青年技术团队开发的“旅行通卡”服务外籍用户超42万,覆盖衣食住行全场景,语言壁垒、支付痛点迎刃而解;“乐龄服务专线”由青年志愿者提供沪语专席,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元宇宙银行3D交互功能更让养老理财“看得见、摸得着”。
在服务科创企业与民生需求的“双向奔赴”中,青年员工既是“联络员”更是“创新者”。总行营业部青年员工走进同济科技园,举办科创路演、定制“专精特新贷”,培育出“双地信息”等企业,其智能检索系统提升了全市政务服务响应效率;市北分行青年员工创新“轨道+社区+产业”授信模式,保障宝山高铁站建设中147家小微供应商资金链,2亿元供应链贷款守护农民工“安心钱”,更助力未来“15分钟高铁生活圈”建设。
在这条充满机遇与挑战的路上,每一位青年都是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的每一步都将汇聚成推动上海银行乃至整个行业向前发展的澎湃动力。
技术“翅膀”
提升金融服务质量
近年来,上海银行青年军团正以技术为刃破局开路。他们积极投身企业司库服务建设,推动金融服务升级;他们选派青年骨干深入企业调研,精准把握资金管理难点,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实现资金管理数字化转型。由青年员工参与的系统集成和数据迁移,确保司库系统高效上线。同时,他们提供7×24小时服务,保障系统稳定运行。
技术创新战场同步迸发青春动能。上海银行一支由14名青年员工组成的金融团队自主研发金融大模型框架,这群平均年龄28岁的金融青年正在手机银行战场掀起交互革命——构建LUI智能中枢,通过智能语音导航、个性化服务推荐和即时金融咨询等功能,提升客户服务智能化水平。
在这场技术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中,上海银行青年以硬核科技实力诠释着新时代金融报国的深层内涵——不是简单的功能迭代,而是通过系统性数字能力重构,让金融服务真正成为实体经济的智慧血液。
·链接·
“学、研、访、赛、践”,筑牢科技金融根基
近年来,上海银行团委聚焦“学、研、访、赛、践”这五个方面,引导上海银行青年以青春之力推动科技金融业务发展,在金融创新征程中勇立潮头,为上海银行的改革创新谱写绚丽多彩的青春篇章。
开阔视野“学”本领:通过主题团日活动,“向外”走进上海张江科学城、苏州工业园区展示中心、先进科技型企业等,感受科技发展带来的日益变化,思考青年的使命与责任;“对内”组建“青年智汇团”,结合前沿知识领域,编译文献资料,为业务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互动交流“研”业务:与江苏南通市级机关团委举办“激活‘青’引擎、奋发‘竞未来’”活动,以“新青年谈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碰撞思想,承办青年人才科创项 目路演,为业务合作搭建平台;联合多家国资企业团委开展交流研讨会,青年代表围绕主责主业,凝聚改革共识、拓宽工作视野、共商合作模式。
联建共建“访”先进:以青年文明号、青年突击队等“青字号”创建为载体,组织互学互访活动,就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数字化转型发展等话题深入探讨,分享助力科创产业发展等先进成果。
搭建平台“赛”成绩:广泛组织发动青年积极参与全行立功竞赛主题活动,把为经营管理注入新活力作为检验竞赛成果的“试金石”,激励各岗位青年员工聚力“小切口”、撬动“大能量”,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优秀案例。
自我驱动“践”行动:突出青年深入一线、贴近基层的特点,发挥青年学习能力佳、创新意识强的优势,围绕系统、流程、产品等领域,以“小切口”问题开展“微调研”,引导青年结合岗位实际提出“小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