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全市消费594.6亿元

同比增长13.1% 35个商圈客流总量2993万人
青年报 记者 郭颖

    “五一”假期上海各大商圈人流旺消费火。青年报记者 郭颖 摄

    青年报记者 郭颖

    本报讯 今年“五一”假期,正值商务部2025国际消费季暨第六届上海“五五购物节”举办,全市重点商圈、购物中心、商场超市每日推出活动近200场。数据显示,4月30日-5月4日,全市线上线下共计消费594.6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线下消费331.5亿元,同比增长13.2%;线上消费263.1亿元,同比增长12.9%。35个商圈客流总量达到2993万人,同比增长12.8%。

    入境消费同比增长211.6%

    入境消费持续火爆,境外来沪消费4.55亿元,同比增长211.6%。

    离境退税业务大幅增长,4月27日《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正式发布后,上海第一时间部署相关工作,4月28日下午,大丸百货的离境退税开单自助终端成功开具出全市第一张自助办理退税申请单。目前,全市办理离境退税备案企业1013家,覆盖品牌商户超3300户。“五一”假期,全市离境退税销售额同比增长1.2倍,退税额同比增长1.3倍。

    外贸优品拓内销全面推进

    “五一”假期,第一食品商店、环球港、永辉超市等“外贸优品”专区商品获市民青睐。第一食品商店开设绿色通道,助力外贸企业入驻。上海环球港举办出口商品展销会,将花车变成货架,丰富展示的产品类型。永辉超市公开联系邮箱,帮助企业快速对接商家,并与优质供应商共同开发新产品。

    电商平台也为外贸企业开出“线上方案”,美团、淘天、盒马、叮咚买菜等平台纷纷帮助外贸企业纾困。

    “五一”假期,上海吃喝玩乐服务消费规模环比增长近38%,消费规模全国排名第一位。上海五星酒店预订同比增长近35%,在上海日均消费较上年假期同比增长近38%。

    休闲露营、逛博看展、换装旅拍、早C晚A……多样性、个性化的新潮供给,也丰富了年轻人的深度旅游体验,扩大了旅途半径。数据显示,“五一”假期,上海休闲露营订单量同比增长355%,展览订单量同比增长200%。

    各种补贴拉动各种消费

    “五一”假期,各大家电、家居以及消费电子领域的品牌厂商结合以旧换新政策,纷纷推出具有吸引力的创新产品。全市线下1000家企业共约6000家门店,以及13家电商平台的家电家居、3C补贴产品,累计实现销售额11.5亿元,环比节前5天增长32.4%。

    “五一”假期,全市“乐品上海”餐饮消费券带动餐饮消费7990.3万元。美团数据显示,上海餐饮堂食增长9.8%,其中,外地游客来沪消费餐饮堂食增长37.1%。

    为进一步促进汽车消费,普陀区、浦东新区、松江区和嘉定区等区,在国家汽车报废更新和上海市促进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基础上,每辆叠加1000元~10000元购车补贴,助力市民汽车换新。

    为提升节日消费热度,部分重点商圈发放消费券,为消费者带来实打实的优惠。静安区上线“静安商圈精品消费券”,覆盖美妆个护、潮流零售、精品连锁等核心业态,汇集700余个品牌参与,贯穿“五一”假期与端午节两大消费节点,黄金珠宝销售翻倍增长。

    浦东新区发放“乐购浦东”消费券,陆家嘴、前滩世博和度假区等商圈的1300余家商户参与,活动商圈客流同比增长15.2%,销售额同比增长11.8%。杨浦区发放“玩转杨数浦”消费券,聚焦服装鞋帽、日用品、化妆品、黄金珠宝及二次元等部分品牌推出减消费券,并叠加商家优惠,最低可享55折,节日期间,五角场商圈消费额同比增长34.4%。

    徐家汇商圈推出“潮趣游园HUI”为主题的商圈精品推广节活动,400家商户针对零售、文娱等品类发放55折精品团购券。虹口北外滩有美团举办的“酒吧指南微醺市集”线下快闪活动,并送出超50000杯特调酒水,带动夜间消费持续火爆。

2025年05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