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名年轻的滑雪爱好者在新疆丝绸之路山地度假区合影留念。新华社 图

陆垚陪“单主”看脱口秀。

【文/青年报记者 刘秦春 图/受访者提供(除署名外)】
清晨八点的武康大楼,法国文艺复兴式廊柱在晨光中苏醒。00后女孩佳颖调整着相机参数,余光扫过手机屏幕——今日的“单主”即将抵达。这位背着挎包和相机的上海姑娘,此刻的身份既非导游亦非网红,而是一个新兴职业的实践者:城市地陪。
在她的服务清单里,传统景点的机械式讲解被彻底解构,取而代之的是化妆、拍照、上海本地私藏小吃路线等个性化选项。最近,像佳颖这样的新型地陪越来越多,社交平台上地陪话题浏览量高达6123.1万,以地名加地陪的话题数量更是多达百余条。在越来越注重消费体验的当下,你愿意花600到800元找这样的年轻人陪你玩一天吗?
新的生存技能,为什么不试试呢?
“卡颜大学生地陪800元/天”的标签,让来自山东的陆垚意外解锁了新的生存技能。这位2006年出生的山东小伙现就读于上海某高校,由于想赚点生活费贴补家用,在同学的介绍下,开始做起地陪。
在社交平台上,“卡颜”成为上海地陪市场的热门关键词。大量招募帖对陪同人员的外貌提出要求,身高也成为不少雇主的筛选标准,不乏明确标注“需一米八以上”的订单。陆垚深谙市场需求,在个人接单帖中,除标明“180+”的身高优势外,还着重介绍:“ENFP快乐小狗、体贴会照顾人有耐心、服表生、学过表演、幽默十足、话多话少随意切换、可盐可甜有驾照。”
像陆垚这样有颜值的大学生地陪很吃香。凭借亮眼外形与独特个人标签,陆垚的接单价格在不到半年时间里,从最初的80/小时提升至100元/小时,单日收费封顶800元。行程中的交通、门票等费用,则由雇主另行承担。
佳颖也是一名00后,是土生土长的上海本地人,毕业后做过运营和广告相关工作。随着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她渴望更加自由、灵活的工作方式。偶然间,她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了地陪接单帖,萌生了尝试的念头。“我一直很喜欢交朋友,对上海又熟悉,为什么不试试呢?”于是,她凭借积累的图文编辑经验,创建起了自己的地陪账号。
有工作经验且比陆垚年长几岁的佳颖,更懂得筛选潜在单主。她的接单帖进行过细心设计,除了基本信息和性格特点,更注重服务内容,主要接女生的单子,能免费化妆,提供陪拍、修图、规划行程服务,还特别提到会剧本杀,这是年轻群体喜爱的游玩项目。
“临时闺蜜”与“快乐小狗”
“我的第一单是3月份接的。”佳颖回忆道,“那是个外地女孩,在上海朋友少,就找我陪她玩了一天。我们聊得很开心,她分享了东北的美食和她做游戏陪玩的经历,我带她领略了上海的风情。”这次愉快的接单经历让佳颖坚定了做地陪的想法。
目前,佳颖已经在社交平台和二手交易平台共接到了31单。这些订单的“单主”主要是20岁到35岁的年轻人。女生大多想在上海找一个“临时闺蜜”,一起拍照、逛街、品尝美食。男生则更倾向于休闲娱乐活动,如钓鱼、密室逃脱、剧本杀等等。就在采访前一天,佳颖还陪一名男士去松江钓鱼,从没钓过鱼的她在“单主”的指导下钓到了一条鲈鱼。
陆垚从2月开始做地陪,基本每天都能接到订单。在他的印象中,客户画像远比自己想象的复杂:有的失恋,有的想放松,有的只是无聊想打发时间。有人想倾诉却找不到合适的对象;有人心情糟糕,但不想把负能量传递给老友,找陌生地陪聊天更放得开;还有人因为朋友成家,不想打扰对方,于是花钱找地陪。这时候,接单帖中的“ENFP快乐小狗”标签,便需要发挥自己的优势了。
陆垚接的第一单比佳颖还早,“单主”是一个刚从上海高校本科毕业的女生,原本计划去抓娃娃,可到地方发现没停车场,导航到10公里外的停车场后,女生车技不好不敢停车,陆垚帮忙停好车。开了3个小时车后,女生表示累了玩不动了,于是陆垚那天的陪玩工作就结束了。
“他们的故事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在那三个小时里,陆垚和“单主”像所有刚刚见面的年轻人一样,互相介绍自己,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故事。但是又和普通年轻人的社交有所不同,陆垚要尽力地找话题,做两人之间的气氛担当,为“单主”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为对方提供情绪价值。
做地陪让陆垚收获了友谊,他和一些“单主”成了朋友,再一起玩就不再收费。他说:“万一以后我也需要找人倾诉呢?”除了友谊,他还获得了成长。原本胆小的他,玩密室逃脱总缩在最后,现在哪怕玩重度恐怖本都能冲在前面,当然,最开始他也得给自己做心理建设:“都是人,全都是人,不用怕。”
对于佳颖来说,做地陪是一种享受,因为她性格很外向,喜欢交朋友、倾听别人的故事:“因为我觉得从别人的故事里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他们的人生故事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同时我也参与了他们的人生。”
佳颖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希望利用自己的计算机专业优势把地陪事业越做越大,也想让更多人感受到上海的魅力和温暖。陆垚同样憧憬未来,打算用赚来的钱继续深造,体验不一样的人生。
欣欣向荣背后的专业与合规困局
对于大学生和年轻打工人做地陪的现象,资深导游吴荣俊表示,地陪这种陪游形式在旅游行业里其实不算新,早在10多年前就有了,只是现在有了年轻化的趋势。
今年,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年轻地陪越来越多。年轻人做地陪,能给顾客独特体验,部分有专业技能的年轻人,像艺术类专业学生,会利用专业优势提供拍照、修图、定制行程等个性化服务,输出情绪价值,这是普通导游不一定能做到的。
现在旅游行业细分,有定制化个性旅游产品和小众旅游产品,比如专门陪游客体验上海早餐文化的在地陪玩产品。年轻人找地陪,一方面是因为喜欢找搭子,地陪是升级版搭子,很符合年轻群体需求;另一方面,地陪接单渠道多是社交平台,和年轻人受众契合。
不过,吴荣俊认为未来游客对导游专业知识要求会越来越高,特定项目考验导游专业度和服务水平,普通学生、年轻人或非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知识储备可能不够。他建议年轻人增加知识储备,比如在City Walk时介绍上海的海派文化。
地陪虽可满足个性化需求,其背后的法律风险也值得探究。上海市君和律师事务所律师陆叶指出,因缺乏相应的管理,地陪可能存在资质缺失、权责模糊、维权艰难等多重隐患。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102条明确规定,未取得导游证或者不具备领队条件而从事导游、领队活动的,由旅游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予以公告。因此,地陪从业者如未经过专业资质认证,也未通过旅行社正规委派,却实际承担导游职能的,将涉嫌违法。
陆叶建议地陪从业者在开展业务前厘清自身与游客的关系,严格区分陪游人与导游的职责,避免超越自身服务范围。若仅提供陪伴和生活建议,在服务开始前应明确告知游客,防止后续因职责不清引发矛盾。双方在陪同开始前可考虑签署劳务协议,在协议中体现服务时长、陪同区域范围、提供的信息咨询内容等。让游客清楚知晓服务内容的同时也为自己的服务提供依据,避免游客提出不合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