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

第十批援藏和第五批援青工作纪实
青年报

    上海援青教师钟祖华在给果洛中学学生上课。新华社 图

    “坚持全国一盘棋,相互帮助,特别是沿海地区要帮助西部地区,发达地区要帮助欠发达地区,都要找准角色。”对口支援是党中央着眼西藏、青海工作大局作出的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谋划和推进对口支援工作,开创了工作新局面。2022年盛夏时节,青藏高原迎来新一批特殊的建设者——第十批援藏和第五批援青干部人才。

    三载寒来暑往,来自全国不同地区、行业的援藏援青干部人才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带着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深情厚谊,扎根世界屋脊、建功雪域高原,同当地各族干部群众一道团结奋斗,以实际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谱写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携手共同发展的壮丽篇章。

    在雪域高原播撒希望的种子

    青海西宁,巍峨的元朔山下,果洛西宁民族中学的红墙映衬着高原湛蓝的天空。

    2022年7月,来自上海的七位教育工作者跨越山海奔赴这里,以教育援青为纽带,在雪域高原播撒希望的种子。三年来,他们不仅为学校带来71.43%的本科上线率,更构建起涵盖教学改革、师资培养、文化传承的立体化支援体系。

    “上海援青教师以不低于1∶3的比例与本地教师建立结对关系,受援地每年选派有发展潜力的校级领导及学科骨干赴沪进行岗位实践与研修,系统提升管理能力、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上海市第五批援青人才、果洛西宁民族中学校长常途说,外地教师“走进来”,青海教师“走出去”,传统的教育支援升级为东西部教育协同发展的双向赋能。

    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指出:“包括教育在内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取得显著成效,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在“家门口”发展内生动力

    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时强调,“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进入夏季,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昂拉乡德吉村,黄河水澄澈如碧,白墙彩檐的藏式民宿错落有致地铺展在山水之间。 达巴,在全村第一个开办民宿吃上“旅游饭”。几年前,通过易地搬迁,这个世代生活在昂拉乡海拔3000多米山地的藏族家庭,搬入了德吉村安置点。在华能集团对口支援之下,针对搬迁群众量身定制的文旅产业培训,让这个藏族汉子成为了“藏式民宿主理人”。 “现在,全家经营民宿和餐饮,加上屋顶光伏发电的收入,年收入稳定在9万元左右。”望着院里新栽的格桑花,达巴感慨道,“过去靠天吃饭,现在靠双手致富!” 从领取补贴到主动创业,从传统劳作到现代经营,从个体发展到带动乡邻……援藏援青干部人才“带着干”,受援地区干部群众“自己闯”,双向奔赴之间,雪域高原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更足了。 与此同时,一批“小而精”的援青项目在高原落地生根:上海团队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打造黄河女儿湾等特色景区,全力提升更多“品质化”旅游体验;科技部援青干部攻克寒地小龙虾越冬难题,打造出高原地区的“龙虾经济”;北京市援青力量推动玉树牦牛产业标准化,带动牧民户均增收万元……这些“小组团”项目以科技为纽带,将高原资源禀赋转化为特色产业优势,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三年来,援藏援青干部人才深化“授人以渔”的支援理念,持续推动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通过强化科技赋能、激发内生动力、扩大对外开放,一批“家门口”的富民项目、特色产业拔节生长,一条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清晰可见。

    在雪域江河奏响时代乐章

    2024年1月7日,北京国家大剧院穹顶之下,流淌着雪域江河的壮美音符。从青海果洛草原走出的民族乐队与上海音乐学院援青教师汤声声同台演绎“守护三江源”大型生态情景音画《从黄河到长江》民族音乐会。

    援青期间,汤声声带领当地群众,将果洛本土的6种非遗乐器与西洋乐器、高科技舞美等跨界融合,创新制作出广受当地孩子欢迎的音乐思政课。2023年起,小分队跋涉海拔4900米雪山天险,足迹遍及果洛全域六县,32场音乐思政课让党的好政策以更加鲜活、贴近的方式走进千家万户。

    “群众的淳朴让我印象深刻,演出结束时也久久不愿离开。当他们眼含热泪鞠躬致谢时,我真正理解了文化认同的力量。”回忆起巡演场景,汤声声动容地说。

    对口支援西藏青海,不仅为当地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更奏响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乐章。

    三年来,广大援藏援青干部人才作出了巨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真正体现了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精神品质。

    “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舍弃常人所拥有的、放弃常人所享受的,扎根雪域高原,矢志艰苦奋斗。”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在雪域高原的奉献牺牲,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

    无惧风霜雨雪,矢志艰苦奋斗,永葆奉献本色,广大援藏援青干部人才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以实际行动传递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推动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心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据新华社电

2025年07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