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家长野健时隔10年重返上海

盛赞上海“面向未来”

青年报 记者 陈宏

    青年报记者 陈宏

    本报讯 “像汉堡和上海这样的国际化海港大城市,和我出生地旧金山一样,永远会保持开放,让新的想法和旧的传统交融,作为先锋和领袖者接受和发展最新的音乐理念,带着开放的心态面对21世纪的乐团声音塑造。”7日晚,作为今年上海夏季音乐节(MISA)的重磅演出之一,“上药销售之夜·生命礼赞——长野健与汉堡国家爱乐乐团”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奏响,时隔10年再度来到上海演出的知名指挥家长野健,在专访中对文化的多元性尤为关注。

    出生在加州的一个小渔村的长野健,周围邻居都是移民。这些移民除了来自亚洲的中国和日本,还包括了瑞士、德国、法国、西班牙、比利时、英国等欧洲国家。从5岁起,他开始跟随来自慕尼黑的教授学习钢琴。“他是一位很好的老师,对我的教育也不仅仅局限于德国风格的音乐,还包括了德国的哲学、视觉艺术等等,所以后来我搬去德国的时候,感到非常惊讶,因为就好像回家了一样。”他说。

    在德国,他在不同文化之间游走的能力,让他近三十年间,先后执掌了多支世界名团,并最终成为蜚声国际的指挥家。他自2015年开始执掌汉堡国家爱乐乐团,此次上海的演出,他以德国当代作曲家约尔格·威德曼的《充满活力的》开场,这部作品创作于2008年,是对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的现代解构,随后他又联袂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冠军拉法乌·布莱哈奇演绎莫扎特《c小调第二十四钢琴协奏曲》,让沪上乐迷对独特的“汉堡之声”大呼过瘾。

    来到上海,他也同样在观察。他看到了上海交响音乐厅“因为绝佳的声学效果而举世闻名”“也是社会公众集聚和交流的场所”,这让他想到了汉堡易北爱乐音乐厅。“汉堡和上海其实是非常相似的,都充满了生机,因为它们都是港口城市,是通向国际世界的一扇窗。纵观历史,汉堡还有一点跟上海相似的是,总是看向未来。所以,我敢说易北爱乐音乐厅和上海交响音乐厅是两个很好的典范。”

2025年07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