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就读于华坪女高的她

携“燃灯”精神再出发

青年报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毕业生、上海海洋大学英语专业学生马天宇,将成为“西部成长日记”纪实栏目的第一期记录者。作为今年西部计划云南队的一员,马天宇表示,“对我而言,张桂梅老师是老师、是校长,也是妈妈。她点亮了我心中的信念之光,让我知道,走出大山从来不是为了远离,而是为了帮家乡的人开辟一条道路,实现一代代的托举。”她想传承张桂梅校长的精神,将这种力量传递下去,也向老师、向党和国家证明00后已经长大,也能肩负起责任了。

    ■05

    上海海洋大学英语专业的马天宇,是今年西部计划云南队的一员,她期待接过学长学姐的接力棒,和今年的新队员们一起到西部续写青春篇章,也交出中国青年最骄傲的答卷。

    除了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身份,马天宇曾经是云南省华坪女子高中的一名毕业生。是的,她是张桂梅校长的学生。张桂梅是校长,是老师,更是妈妈,她带着20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虽然不曾直接带过马天宇所在的班级,但她用自己的生命之火点亮女孩们的信念之光,让马天宇真切地看在眼里,更记在心里。

    当时,张老师身体抱恙,却依旧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陪孩子们一起晨读,凌晨才休息。即便如此,寒暑假她仍贴着膏药,坚持去学生家里家访。这一幕幕场景深深触动了马天宇。

    那时候,对“走出大山”的意思,马天宇的理解还很浅显。直到在大学里,她看到那些坚守西部基层的工作者以及前去援滇支教的志愿者,她才逐渐明白了“走出大山”四个字真正的含义——不是为了逃离,而是为了提升和建设,为家乡、为大山里的人们开辟道路,实现一代代的托举。

    “张老师在我们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她相信教育是走出大山的希望。她希望,我们走出大山后,将来还会回来一部分,回来再托起大山的希望,让我们这个大山变成宝山,不再是困住我们的山。”因此,当今年西部计划招募时,马天宇毫不犹豫地报名了。她想传承张桂梅校长的精神,将这种力量传递下去,也向老师、向党和国家证明00后已经长大,也能肩负起责任了。

    “作为一名英语专业学生,虽然看上去和即将参与的服务乡村建设关联度不大,但我具备语言特长,我了解到服务地是云南昆明石林县的西街口镇,听说那里是‘中国人参果之乡’,我觉得,这恰恰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做好翻译外宣文本,推动当地乡村旅游国际化,助力地方发展。”根据政策,西部计划服务期满后还可以续签,对此,马天宇已经在考虑了。她还计划经过这段特别经历的淬炼,未来报考西部地区的基层岗位,从基层做起。

    在市希望志愿中心与青年报社共同发起“西部成长日记”纪实栏目中,马天宇将成为第一名日记记录者,通过志愿者的第一视角,展现新时代青年在西部基层的成长轨迹与奉献故事,激发更多青年投身西部建设的热情。“使命光荣而艰巨,这份责任,会让我更加用心用情地走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用青春书写属于我们的西部故事。”对于启程出发,马天宇充满期待。

2025年0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