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责任的远行

谢鑫: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窗 去点亮希望之光
青年报

    谢鑫。

    “我将前往宁夏西吉,在平峰中学展开为期一年的支教,这并非一时兴起,而是与我成长的轨迹紧密相连。我对西部这片土地怀有深厚情感,这份情感源于我的经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25届本科毕业生谢鑫,如今挑起了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队长一职。她深感荣幸,又觉责任千钧。在她看来,从东海之滨奔赴广袤西部,正是一场跨越山海的青春奔赴。

    山海情深是谢鑫铭刻于心的归途召唤。“从西部来,到西部去”,这不仅是她个人的心路历程,更是无数像她一样,生长于此,又渴望反哺故土的西部学子的共同心声。

    谢鑫来自贵州遵义,一个被连绵群山环抱的红色圣地。山,赋予了人们宽厚的胸怀,但也曾一度遮蔽了远眺的目光。“我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从小目睹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看到许多孩子因教育资源匮乏、视野受限而错失发展机会。我是幸运的,在上海读书后,这种东西部差距在我心中愈发清晰,它不仅是地理上的,更是认知与机会的差距。于是,我也渴望把自己在复旦、在上海的所学所感带回西部,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窗,让他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拥有更多成长的可能。”

    谢鑫相信,这不仅仅是一次给予,更是一次自我成长与锻炼,“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去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这句话如此动人,也注定会是一次双向成长与力量汲取的旅程。

    “青年的选择,总是与根脉相连,与时代同频。”谢鑫选择加入研支团,源于这份深植血脉的“山海情”,源于将个人成长融入西部发展的坚定信念。她希望带着“海”的见识与能量,投身“山”的热土与期盼,去回应那份深沉的召唤。

    “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是一个充满爱和传承精神的集体。从学长学姐身上,我看到了志愿精神的闪光,更感受到了这份接力的意义与回响。”不久前,谢鑫还参与学校“大学文化与志愿精神”研支团校友论坛的会务筹备,听研支团前辈畅叙情谊,那些闪着光的故事与回忆,让她为即将成为大家庭的正式一员而自豪。

    作为队长,谢鑫深感责任重大。除了教学,她还要承担更多工作,“我希望真正成为团队的主心骨,把大家紧密团结在一起,让大家把这一年过得更有意义和卓有成效。”作为新闻学院的一名学子,谢鑫也会带上自己的拍摄设备,用新闻特长去记录西部故事,传播到更多地方,让更多人看到西部的真实模样,关注这片土地与群体,“我们团队的公众号和小红书账号也会持续不断地更新,展示我们的宝藏学生,也记录更多支教中的动人故事。”

    在启程奔赴西部前,谢鑫说,团队每一名成员都会提前展开备课,了解教学科目,做好周全的准备。在家访和资助等方面,第27届研支团也已与上届队员做好对接,努力为孩子们争取到更多的支持。

    将这次西部之行视为一场爱与责任的远行,谢鑫带着对西部的深情、对教育的执着,期待与一群年轻人共同走进课堂、走进村庄、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去点亮那点点希望之光。

2025年0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