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记者 明玉君
本报讯 当下,“毕业即就业”的愿景正在崇明变为现实。近日,一场以“职引未来·筑梦崇明”为主题的公共就业服务专项行动,为高校毕业生架起了一座暖心的就业桥梁。
从简历优化到模拟面试
应届毕业生小邱至今记得第一次走进招聘场馆时的忐忑心情。在崇明人社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她的简历从格式到内容都焕然一新,面试应答技巧方面也得到了系统的培训。“没想到短短两周后,我这个曾经的‘求职小白’已自信地坐在上实东滩养老院的签约桌前。从投递简历时的迷茫到签约时的笃定,人社老师就像职业导航仪一样全程指引着我。”小邱的这番话,道出了许多受益者的心声。更让她惊喜的是,通过专业的职业测评,她发现了自己在养老服务领域未曾察觉的潜能。
崇明人社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样的暖心服务并非个例。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云端送岗”活动拉开序幕。崇明人社联合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将23家企业提供的40个岗位类别、共计95个岗位需求精准推送至每个毕业生的手机终端。此外,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与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同步举行的校园招聘会现场,崇明区提供的237个岗位需求吸引了众多学子驻足咨询。据统计,在现场收到的50份简历中,崇明籍毕业生占比近四分之一,显示出本地人才回流的新趋势。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不同于传统的招聘会,崇明人社工作人员不仅详细解读各岗位的发展前景,更为求职者提供从简历优化到模拟面试的全程指导,将招聘现场升级为集岗位对接、职业指导、能力测评于一体的综合性就业服务平台。“这种‘人社带岗’的模式,既让我们直观了解企业需求,又能通过专业指导认清自身优势,这种双重收获对我职业选择的帮助很大。”小邱的这番话,道出了这项服务的独特价值。
政校企合作引才
据悉,这场就业服务的背后,是崇明人社“一人一策”精准帮扶机制的生动实践。从前期建立高校毕业生服务微信群,到深入摸排后建立个性化帮扶台账;从量身定制职业规划,到打磨求职技能,再到入职后的跟踪服务,这条完整的服务链已惠及众多像小邱这样的高校毕业生。“他们不仅帮我找到了工作,更重要的是让我找到了职业发展的信心。”小邱的感言道出了这项服务的深层价值——不仅解决眼前的就业问题,更助力青年人才实现职业理想。
如今,在上实东滩等标杆企业的示范带动下,崇明正迎来青年人才回流的新浪潮。“通过政府渠道引进的人才不仅专业匹配度高,而且稳定性远超市场招聘。”一位企业HR的感慨道出了政校企合作引才的独特优势,即从精准岗位推送到全程就业指导,从政企校联动到人才跟踪服务,这种以服务温度提升就业质量的实践,不仅为高校毕业生打通了从校园到职场的“最后一公里”,更在产才融合中谱写着城市与人才相互成就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