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三台风“共舞” 第9号台风“罗莎”生成

上海本周末雨势明显

青年报 记者 刘秦春

    受台风影响,上海高颜值天空持续在线。青年报记者 施培琦 摄

    台风进入活跃期,扎堆生成。7月24日中午,今年第9号台风“罗莎”生成。周六前后本市受到“范斯高”外围环流影响,风力增大,降水略有增强。

    青年报记者 刘秦春

    中央气象台消息,今年第7号台风“范斯高”(热带风暴级)的中心24日早晨5点钟位于浙闽交界东偏南方约830公里的洋面上(23.7°N,127.8°E),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2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95百帕,七级风圈半径为100~260公里。

    “范斯高”以每小时15~20公里的速度向西北转偏西方向移动,24日傍晚移入东海南部海面,并向浙江南部到福建北部一带沿海靠近,强度逐渐减弱。

    同时,南海热带低压已于23日晚间加强为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24日早晨6点,其中心位于菲律宾马尼拉西北方向约350公里的海面上(16.5°N,118.4°E),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9级(2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88百帕,七级风圈半径为120~200公里。

    预计,“竹节草”将以每小时5~10公里的速度向东偏南方向缓慢移动,强度逐渐增强。24日傍晚起转向东北方向,并于24日夜间至25日上午以热带风暴或强热带风暴级(23~28米/秒,9~10级)在菲律宾吕宋岛西北部沿海登陆,随后穿过巴士海峡移向中国台湾以东洋面,强度逐渐减弱。

    此外,今年第9号台风“罗莎”于24日中午生成,预计“罗莎”将以每小时5~10公里的速度向北偏东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增强,未来对我国近海海域无影响。

    为什么台风命名除了编号还有名字呢?气象部门解释称,有时候北半球会同时有多个台风或飓风存在,仅有编号容易混淆,因此会给达到热带风暴级别的台风以命名和编号。

    台风编号中前两位为年份,后两位为热带风暴在该年生成的顺序。如2018年第10号台风“安比”完整名称为“1810安比”。

    台风名字由环太平洋的14个世界气象组织成员(国家和地区)共同制定,每个成员提供10个名字,组成140个名字的命名表,循环使用。其中既有音译名如“范斯高”,也有中国神话人物如“悟空”。

    当遇到以下几种情况,台风委员会将根据相关成员的提议,将一些名称从命名表中除去并进行增补:造成重大灾情、人员伤亡或巨大经济损失;命名不恰当(太过通俗、涉及宗教、歧视、歧义或恐慌);奇特路径与位置;与其他区域台风或飓风重名。

    目前,台风进入了活跃期。未来几天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其南侧热带辐合带对流活跃,有利于台风胚胎生成。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几天,南海和西太平洋将生成3至4个台风。

    受东风气流持续影响,上海最高气温维持在33~34℃,月底前多阵雨天气。特别是周六前后受“范斯高”外围环流影响,风力增大,偶有阵雨,降水略有增强。

    从目前的路径和强度预测来看,“范斯高”给上海带来的主要是一些外围的影响。不过由于近期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失去副热带高压控制的热带地区对流“丛生”,各热带系统之间会产生相互影响,接下来一段时间天气形势会非常复杂,请大家继续保持关注。

2025年0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