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贤海湾女子民兵哨所哨员在台风登陆前对周边区域进行徒步巡逻。青年报记者 常鑫 摄

台风天里,民航一线的机务青年唐佳琦和同事在机坪上对飞机进行检测。

静安寺街道城管社区工作室青年突击队闻“汛”而动,逐户排查高空坠物隐患。

台风影响下的申城。 青年报记者 施剑平 摄

园林工人在雨中保障出行安全。青年报记者 吴恺 摄

闵行海事局青年突击队开展现场排摸和防台宣传。 本版均为受访者供图(除署名外)

上海房建公寓段房建巡检工在上海火车站屋面检查防护栏杆稳定性。 新华社 图
□青年报评论员 唐骋华
8号台风“竹节草”侵袭魔都,人们度过了风雨交加的一天。
面对考验,上海以一种独特的节奏运转——有人“静”下来,有人则“动”起来。一“动”一“静”之间,体现着人们抵御风雨的韧性和守护家园的默契。
“静”,是大部分人当时的最佳姿态。全市工地全部停工,浦东、虹桥两机场取消大量航班,台风登陆地点已做好停课、停工、停运、停航、停园、停业等准备工作。对市民而言,要多一些避险意识,避开狂风骤雨,远离低洼地带,不立于广告牌及老旧房屋之下;多一些防患意识,少一次非必要外出,就少一分意外发生的可能,同时少点一单非急需的外卖、快递,也能让骑手和快递员少一分迎风冒雨的风险。此时的“静默”,是守护自己亦是守护他人,是对市民责任的生动诠释。
当多数人“静”下来的时候,一些人则“动”了起来。我们看到,志愿者提前将游客、工人、居民等转移至安全地带,妥善安置;居委干部逐楼巡查安全隐患,敦促小区居民将花盆等物品搬到室内;市政工人冒雨加固树木,拆除危险店招、广告牌;预置应急队、防汛抢险队随时准备出动处置灾情。其中就有年轻人冲在一线、守在一线的坚定身影。他们有的预事在先,赶在台风来临前夕排查加固老旧小区的电力管线;有的马不停蹄,把少年宫变成紧急安置工地建设者的“避风港”……一道众志成城的坚强“结界”,正在守护城市安宁。
狂风正在呼啸,雨点密集地敲打窗户,“竹节草”威力显现。但我们能从容应对,因为我们知道,“静”下来的市民正以自律筑牢防线,“动”起来的人们在用行动守护家园。当风雨过后,阳光重新洒满街头,我们会记得,由这一“动”一“静”交织而成的交响,是城市应对危机的智慧,更是守望相助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