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多名英烈事迹已进入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进行展陈

青年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31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退役军人事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退役军人工作发展成就。

    接收安置更高效

    退役军人事务部部长裴金佳介绍,《“十四五”退役军人服务和保障规划》是退役军人事务领域首部国家级专项规划。规划实施以来,退役军人接收安置程序更加规范、质效持续提升,退役军人就业渠道不断拓展。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为更好地接收安置退役军人,退役军人事务部制定出台《退役军人安置条例》等法规政策,完善考试考核、赋分选岗、直通车等多种安置办法;进一步优化拓展定岗式、订单式培训,定期组织退役军人就业招聘会,并与一批大中型企业签订接收退役军人就业合作协议。

    “到目前为止,我们接收安置了25万余名转业军官和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退役军人事务部副部长徐耀说,“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抓好加大岗位供给、优化安置程序、强化服务管理三个重点,不断推进安置工作高质量发展。”

    退役军人事务部就业创业司负责人盛保晨公布了相关数据:累计举办招聘会5万多场次,140万余名退役军人达成就业意向;指导各地挂牌设立1988个创业孵化基地,组建拥有14000多名创业导师的队伍;约37万名优秀退役军人担任村(社区)“两委”委员,14800多名退役军人进入中小学任教,18000余名退役军人进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

    服务保障更完善

    裴金佳表示,“十四五”以来,退役军人事务部高度重视服务中心(站)建设,不断提升服务保障的基本效能。在服务体系上力求全覆盖,进一步健全从国家到村(社区)的6级服务中心(站)建设,现有61万个服务机构;在服务内容上实行清单化,根据退役军人需求,建立职责明确、相互衔接、规范有序的服务清单;在服务方式上实现便捷化,通过信息化赋能服务流程。

    裴金佳介绍,在“十四五”时期,退役军人事务部积极探索各种关心帮扶的措施办法——

    按照普惠和优待叠加的原则,出台了相关文件,对困难帮扶援助作出了明确规定和要求;搭建困难退役军人帮扶信息化服务系统,努力探索“一次申请,多方帮扶”的联动帮扶格局;成立了1100多家关爱帮扶基金,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帮助困难退役军人的良好氛围……

    烈士褒扬更深入

    近年来,退役军人事务部成立烈士遗骸搜寻鉴定中心,组建国家烈士遗骸搜寻队和国家烈士遗骸DNA鉴定实验室,推动烈士遗骸搜寻,开展遗骸DNA信息采集、鉴定等工作。

    裴金佳列举了相关数据:已采集了迎回的981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和1300多位相关烈士亲属的DNA数据,建立了精细化、动态化的数据库;开通烈士寻亲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同时引导鼓励社会力量依法有序参与寻亲工作,累计为近7000名烈士确定了安葬地或找到亲属……

    “为烈士寻亲,让忠魂归根,既是对烈士亲属的深情慰藉,也是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更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裴金佳说。

    “十四五”期间,退役军人事务部迎回了4批265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并进行隆重安葬,推动7000多名英烈事迹进入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进行展陈,联合驻外使领馆瞻仰境外烈士纪念设施,深切缅怀为国际友谊、世界和平献身的中国先烈。

    据新华社电

2025年08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