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见习记者 朱彬
本报讯 军人与教师相遇会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8月2日,一场融合崇军敬意与浪漫期许的特别活动——“霓虹哨兵·爱在普陀”2025年庆“八一”迎“七夕”军地青年联谊主题活动在梅陇中学体育馆温情上演。本次活动由上海市警备区政治工作局、普陀区教育局、普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普陀团区委等军地单位共同举办。活动巧妙结合“八一”与“七夕”双重主题,为驻区部队、适龄青年官兵和区内青年教师创造了温馨活泼的交流机会。上海警备区少将副政治委员徐斌,普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胡建会出席,共同为活动启幕。
活动现场以象征军人的“迷彩绿”与寓意浪漫的“七夕鹊桥”元素精心装点,百名适龄青年根据各自兴趣爱好,选择运动、萌宠、旅行、美食等不同社群围坐在一起。他们纷纷尝试通过共同的话题破冰交流。
提及报名参与此次活动的想法,这些青年表示并非为了寻找结婚对象而来,而是基于认识新朋友的社交需求。
据了解,近年来,普陀团区委始终将双拥工作与青年服务深度融合,积极组织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强化青少年国防观念和双拥意识。此次活动也是积极响应双拥号召,加强资源联动,为服务青年成长、增进军地情谊开辟新路径。此次活动既是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的重要载体,也是落实双拥工作的创新实践。
普陀共青团正持续推进“爱在普陀,青年交友”品牌建设,聚焦青年婚恋交友现实需求,构建“社群化、分众化、常态化”服务模式,通过“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主题、年年有成效”的运行机制,形成覆盖全年的青年社交服务网络,切实提升青年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下一步,普陀共青团将继续探索青年交友社群化运作模式,依据行业、兴趣等精准划分社群,依托青年中心等实体阵地开展分众化活动,结合固定周期与特色主题,实现常态化运行。这份以青春为钥的普陀发展实践,不仅让青年在参与中收获了归属感与成就感,更以蓬勃的青春动能激活了普陀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