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纸质书遇见AI会擦出什么火花?

小记者走进书展对话名家 求解“最酷学习方程式”
青年报 文/盛夏

    小记者们纷纷提问。青年报记者 常鑫 摄

    8月的上海,书香满城!今年的书展格外“聪明”,处处跃动着AI科技的新鲜身影。当熟悉的书页遇上炫酷的AI,会擦出什么神奇火花?

    8月14日下午,身穿红色马甲的青年报·青春上海学生记者团的小记者化身“未来阅读探员”,一头扎进书展,直奔少年儿童出版社打造的“当纸质童书遇见AI”交流会,亲身探索数智时代的读写新世界!

    在这场充满未来感的交流中,小记者遇到了带着新作《不灵不灵的阿灵》和《寻找匹诺曹》的梅瑜、雷振宇两位老师。大家最关心的核心问题立刻被抛了出来:“AI到底怎么帮我们读书学习?”“有了AI,为啥还要捧着纸质书呢?”交流会后,意犹未尽的小记者立刻“抓住”两位作家,结合自己玩转AI的经验,展开了更热烈的追问。面对小记者薛煜琪“如何不被AI带跑偏”的担忧,梅瑜老师分享了自己的亲身体验:“第一次用AI写东西,几秒就搞定了我一两小时的活!可再细看,虽然词儿漂亮,逻辑却有点‘掉链子’。”她提醒小记者,AI是超能工具,但自己的小脑瓜才是解决问题的“总指挥”,关键是要练就一双辨别真伪的“火眼金睛”!

    雷振宇老师则用他书中的机器人“诺贝尔”点燃了小记者的想象力。《寻找匹诺曹》配套的AI聊天机器人“诺贝尔”,让书里的世界“活”了起来!小记者潘书傥当场畅想道:“读书时,不仅能随时找‘诺贝尔’聊天、辅导作业,更能把天马行空的问题抛给它,让思维飞出书本,探索更广阔的天地!”带着满满的“AI读写秘籍”,小记者结束了这次探营。 

    小记者王亦一在本子上认真写下了自己的感想:“AI的未来并非技术的单方面突进,而是人与科技的共生共进。”未来,如何让这位“超能助手”更好地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加分?如何找到属于AI时代最酷的学习方式?或者,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慢慢领悟。 

    文/盛夏

2025年0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