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馆十年家书打卡率最高

它缘何成为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的“镇馆之作”?
青年报 首席记者 范彦萍

    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内的雕塑。

    以石雕形式呈现的家书。

    谢晋元将军写给妻子凌维诚的亲笔信。本版摄影 青年报记者 施剑平

    来到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率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封家书,这是在“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前夕,谢晋元将军写给妻子凌维诚的一封亲笔信。它缘何能被摆放在如此显眼的位置,其背后有何动人的故事?记者专访了谢晋元孙女谢骏、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馆长马幼炯、95后讲解员袁祺等人。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写在淞沪会战前的一封家书 

    “巧英吾妻爱鉴:日内即将率部进入沪淞参战,特修寸笺以慰远念。我神州半壁河山,日遭蚕食,亡国灭种之祸,发之他人,操之在我,一不留心,子孙无噍类矣。为国杀敌,是革命军人素志也;而军人不宜有家室,我今既有之,且复门衰祚薄,亲者丁稀,我心非铁石,能无眷然乎!……”

    站在家书前,仰头诵读。这百来字的家书,用的竟都是文言文,字里行间穿透着依依不舍和生离死别的悲怆。如果不研读那段历史,很少有人知道,谢晋元曾就读于频出“文状元”的广东大学,早年攻读的是文科,后来才转读黄埔军校,弃笔从戎。

    这封家书,纪念馆的95后讲解员袁祺不知已解说了多少遍。27岁的他是馆内年龄最小的讲解员,却因为身高一米九、外在形象较好,接待了不少重要的嘉宾。

    他口中的谢晋元既是甘愿奔赴前线、马革裹尸的军人,又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只要将自己代入谢晋元当时面临的环境,就能想象他撰写这封家书时的心态想必是相当复杂的。”袁祺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解读,“这些年,太多太多的负担已经压在妻子柔弱的双肩上,如果这一次牺牲于抗战的前线,那么家中又当如何?思念至此,谢晋元提笔想给妻子写点什么,又觉得那支笔仿佛有千斤重,心如刀绞,终于还是坚定地落笔,家书一气呵成。”

    还原八百壮士的家国情怀

    一封家书,却寄托了重于泰山般的深情。

    获知这封家书的存在,也属偶然。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馆长马幼炯无意中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谢晋元家书的完整内容,便向谢晋元小儿子谢继民求证,得知确有此信。

    “这封家书是谢晋元写给妻子凌维诚的,巧英是其妻子的小名。当年八百壮士死守四天四夜,与仓库共存亡。很多战士都留下了家书。只可惜这些信很多都没来得及寄出去。”马幼炯告诉记者。

    随后,他娓娓道来家书的设计思路。“纪念馆是2014年10月份开始筹备的,定于2015年8月13日开馆。设计建设任务十分紧迫。其实对于展馆序厅的设计,我们有过很多方案。起初是想设计成群雕,后来我们放弃了传统的设计思路,希望还原战火洗礼背后的人情味,想通过家书的形式印证八百壮士也是普通人。”

    定下家书的基调后,设计稿又数易其稿。从多媒体感应屏,到如今化繁为简,以石雕的形式呈现。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谢晋元写给爱妻的家书早已不见踪影,于是,设计师用了88师师部的信笺,尽可能还原信的原貌。

    “可以说,家书的打卡率是整个纪念馆最高的。”让马幼炯感到欣慰的是,纪念馆开馆10年来,无数观众在家书前驻足,被抗战名将的这封信深深打动。而谢晋元的遗腹子谢继民和孙女谢骏也多次以家书为背景,为远道而来的亲朋好友、素昧平生的观众热心讲解。

    传承永不褪色的历史记忆

    考虑到谢继民老先生已经90岁高龄,身体大不如前,自2023年以来,由其女儿、谢晋元将军孙女谢骏代为成为纪念馆的志愿讲解员。

    作为谢将军的后人,谢骏在解读这封家书时更具感情。她告诉记者,这封信是1937年抗战前夕,她的祖父写给祖母的。“临行前,祖父对祖母说,‘抗战胜利后,我来接你们’。没想到这一别就是永别。家书竟是遗书。”

    谢骏告诉记者,其实四行仓库还留下了许多家书。在敌军企图爆破仓库用坦克掩护步兵冲击洞口的紧要关头,敢死队员陈树生在自己身上覆满手榴弹,拉了导火索从五楼窗口跃出,与十余名敌兵同归于尽。“事后,祖父要求有文化底子的班长、连长等为年轻的士兵代写家书。有人留下了身上最值钱的一块银圆,有人将有纪念意义的小物件连同信件封存。这些家书大多是趁作战间隙见缝插针撰写的,他们太年轻了,祖父希望这些官兵能给家人留下只言片语。”

    返沪后,除了拉扯四个孩子外,谢晋元之妻凌维诚作为统战工作者,不断传播八百壮士的事迹。其子谢继民更是全程参与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筹建,开馆后,陆续接待了许多海内外的亲朋好友、抗战空军英烈后代、全国各地抗战将士的后代、学生、团队游客等。他还与时间赛跑,遍访抗战老兵,尽可能留存那段历史。

    “作为谢将军的后人,我在讲解时既自豪,又满怀责任感。”谢骏透露说,自己的女儿也加入了公益传承的队伍。“我女儿高中就读的就是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高中三年,她积极传承八百壮士的爱国主义精神。现在在上师大攻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她,在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向学生讲解谢将军和八百壮士的事迹。”

2025年0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