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着吉他唱《西厢记·琴心》

95后越剧花旦大胆创新
青年报 记者 郦亮

    赵心瑜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本报讯 在不久前结束的“越动青春”赛事中,上海越剧院袁(雪芬)派青年演员赵心瑜的一曲《红楼梦·题帕三绝句》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位生于1997年的青年人对于越剧传承创新的“雄心”也贯穿于8月20日晚在天蟾逸夫舞台举行的“瑜·见”赵心瑜个人专场上。此次专场也是上海越剧院今年“锦瑟年华”系列演出的一部分。

    赵心瑜此次个人专场由《西厢记·琴心》《早春二月·失子绝望》《忘忧》和《梁祝·楼台会、送兄》四个剧目组成。一开始的《西厢记·琴心》就让人眼睛一亮。这应该是赵心瑜对《西厢记·琴心》经典唱段的一次全新演绎。除了在“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之间增加了一段跨越时空的“越白”对话之外,赵心瑜索性对后半部分的一些唱段进行了改编,使其具有了某种流行R&B的风格。当音乐响起,全场一片惊呼,原来越剧还能这么唱。

    “瑜·见”是赵心瑜对自我的一次主动挑战,四出戏都不是她平日常演的剧目。《早春二月》是她的老师、袁派越剧表演艺术家方亚芬的代表作,赵心瑜去年虽参演传承版,却未演过全剧。此番在老师的细致指导下,她努力寻找饰演母亲的“妈感”,学习抱娃、哄睡、安抚等细节,突破年龄与阅历的限制。

    因《早春二月·失子绝望》与《梁祝·楼台会、送兄》情节过于悲怆,赵心瑜特意加入自排小戏《忘忧》,讲述忘忧草精灵短暂却灿烂的生命历程。赵心瑜的“守正创新”就体现在这些新的创作之中,《红楼梦·题帕三绝句》是实践之一,在《忘忧》一以贯之,展现青年一代传播越剧艺术的积极探索。

    此次专场是赵心瑜的第一个个人专场,在28岁的年纪就能办专场,这在过去是想也不敢想的事。赵心瑜告诉青年报记者,办个人专场让她感受到只是单单演戏是多么简单而幸福的事,因为要办专场,她经历了从策划到创作到演出的整个过程,感受到了其中的艰辛。所以戏曲演员并不是单纯的舞台上的风光,而是要默默地付出,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使命。

2025年08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