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开学典礼昨举行,校长金力寄语新生:

求学不是为了第一份工作

青年报 记者 刘昕璐

    复旦大学开学典礼

    昨日,光华楼前大草坪上举行了一场精彩的户外开学典礼,来自96个国家和地区的17192名本科和研究生新同学加入了复旦大家庭。复旦大学校长金力以“学会选择,自主发展”为题展开讲话。他强调,一个人对于大学生活的想象,如果停留在从一个好专业到一份好工作,这样的选择其实放弃了选择的权利,接受了“被定义的人生”。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学会选择

    建构起知识结构

    大学是人生的“练兵场”。人的一生,是在不断选择中度过的。金力表示,对于成长而言,选择是一项特别重要的能力,也是需要不断锤炼的能力,不断地选择、不断地进步。

    学会选择,要不断建构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2025级学生是复旦教育教学改革3.0版全面实施后,第一届入校的学生。项目化的招生和培养方式,“2+X+Y”的立交桥式培养体系,多元融通、本研融通、招培用融通、教与学融通的培养理念,为大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选择机会。这次改革最核心的目标,是赋予同学们自主建构自己知识结构的权利和能力。知识结构是应对复杂变化世界的基石,需要因时而进、因事而新。大学阶段,能够奠定一个人知识结构的基本格局,但更重要的是学会自主建构和更新知识结构的本领。

    学习的本质,是在不断选择和试错的过程中,建立起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联系,不断扩大认知边界。“现在的你们,自我选择的意识比我们这代人强了很多,但在知识和经验有限的时候,可选项也比较有限,往往很难作出好的选择。如果主动学习的意识很强,在选择之前学习更多、了解更多,就会拥有更多选项,能作出更合适的选择。”金力说。

    他提醒,大学学习,挑战无处不在,选择也无处不在,挑战和选择往往共生,有时来得猝不及防。但在这个“练习场”上,同学们不妨多选择一些挑战,允许多一些试错。通过不懈探索,建构起自己的知识结构,造就属于自己的学养和专长,练就自己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方法。

    打破路径依赖

    找到热爱

    “学会选择,要打破路径依赖、找到自己的热爱。”金力提醒学生,一个人对于大学生活的想象,如果停留在从一个好专业到一份好工作,这样的选择其实放弃了选择的权利,接受了“被定义的人生”。来复旦求学的目标不是为第一份工作做好准备,而是要为“不被定义的人生”做好准备。在高水平的学术殿堂,选择“从0开始”,让自己拥有开放的视野心胸和“一张白纸好作画”的奋斗憧憬。

    “复旦是一片同学们成长的沃土。我们真诚希望,有更多同学通过在复旦求学,找到生命中的热爱。对于自己喜欢的事、喜欢的学问,还有喜欢的人,年轻人都要勇敢尝试,既勇于试错,也敢于坚守。”金力希望,大家学会不断创新自己的学习和校园生活,在不断地尝试和调整中找到长期的热爱,点亮自己的未来。

    他还提醒学生,学会选择,要作出更有智慧的选择并坚守到底,“世界上的事,很难有完美问题、完美答案,也很难有最好的选择。所谓好的选择都是相对的,往往不那么轻松、不那么完美。学会选择,就要懂得取舍,经得起眼前诱惑;就要懂得坚持,舍得全心投入、长期主义。”

    兴趣为舟

    把学习变为乐趣

    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院长、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冯建峰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他从复旦的“包容”、复旦的“无用成就大用”,到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国际化的视野等与同学们交心。他也专门提及“永远葆有好奇心和多方面的兴趣”的重要性。在张江校区,他捐赠了两艘小船,停泊在河道里,空闲的时候,还会拉上同事划船聊天。他深深感到,科学的思维需要在实验室里锤炼,而科研的灵感常常诞生于实验室之外。正是这些“不务正业”的爱好,为自己提供了挣脱思维定式的勇气和源源不断的创造力。

    “它们让你成为一个立体的人、一个有趣的人。唯有兴趣能让学习从一种任务变为一种乐趣,让工作从一种职业变为一种使命。没有它,人生会变得枯燥;拥有它,一辈子都可以高高兴兴地做事。在大学里,比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找到你的热爱,并让这份热爱照亮你前行的路。”冯建峰说道。

2025年09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