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博会探营。青年报记者 郭颖 摄
工业新质,智造无界!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将于9月23日开幕,在9月12日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何映昆、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汤文侃、东浩兰生(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周瑾介绍了本届工博会筹备工作和重点展览等情况,并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青年报记者 郭颖
集中展示高端装备硬核科技
本次展览面积达30万平方米,在规模及专业观众、国际展商比例等重要方面,均有望创下历史新高。
展览设置“国家新型工业化暨‘十四五’工业重大成就展”作为重点主题展之一。展示如C919大型客机、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等国家重器,以及1500个产业基础能力提升攻坚项目成果和80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发展成效。
展览以工博会新型工业化“硬成果”衔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软实力”,重点展示AI与制造业融合,如智能体机床实现全球首个“零人工经验”的加工路径自主生成;国产化口腔手术机器人,结合AI手术方案规划,实现更安全、高效的口腔种植手术。
今年现场还将重点展示“国和一号”核电高端装备、先进小堆浮式发电平台、可控核聚变等一批自主首台套重大核电装备与技术成果。如上海电气以煤燃核、风光储、输配电、氢氨醇等七大业务板块集中展示“能源”和“工业”高端装备和硬核科技,呈现能源结构绿色转型与工业体系可持续协同发展的崭新格局。
本届展会吸引来自德国、日本、美国、法国等28个国家及地区近3000家参展企业,国际展商参展面积也创出新高。如沙特展团主要展示沙特2030愿景中有关工业转型、工业4.0、科技创新与智能制造相关的成就。
展会聚焦超导、可控核聚变、原子级制造、脑机接口、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的突破性探索,展示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小型模块化场反位形FRC-SMR、量子加密OTN行业专网等未来产业成果,全方位呈现未来工业的发展图景。以极大、极小、极轻、极精、极智等极致维度全景展示创新应用成果及标杆产品。
以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和上海市先进级智能工厂为样板,通气会后将开启“中外媒体”工厂探营之旅,演绎“世界工厂”工业链上下游之美,更好呈现“中国制造”从“规模优势”向“质量优势、韧性优势”转型的生动图景。
据透露,工博会现场将全新打造“感知中国制造体验日”活动,拟邀请“一带一路”CIIF海外推荐官、龙头企业互动,以每日一个“主题”话题的形式展开“中外”对话。
注重体验升级与交流互动
国家展是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的重点主题展之一,将于9月23日与工博会同期正式开展。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有序推进,已得到众多龙头企业、科研机构的积极响应。
国家展面积总共约2000平方米,由成就展、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主题成果展(简称“集群展”)和产业基础创新成果展(简称“基础展”)三大展区组成,以成就展为核心,共同构成展现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完整体系。
成就展以“创新驱动筑根基 产业升级攀高峰”为主题,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精神,聚焦高端装备、电子信息、原材料、消费品等重点行业,集中展示一批具有标志性、引领性和战略性的重大技术、装备与系统解决方案。
集群展紧扣“集群聚力 创新领航 智造未来”的核心主线,系统展现我国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政策体系与实践成果。此次展览是全国80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的集中亮相,勾勒了我国制造业集群化发展的整体布局与发展特色。
基础展则以展现我国产业基础高级化的成就为主线,通过四个特色板块,全方位呈现产业基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和创新突破。
三大展览均注重体验升级与交流互动,综合运用实物展陈、裸眼3D、图文展板、交互式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增强专业性和观赏性,面向国内外观众全面展现中国工业的开放合作理念与协同创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