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沪九条”001号落户者看黄浦红利:

内容创作者的“春天”已来

青年报 记者 冷梅

    外滩FTC。青年报记者 施剑平 摄

    “没想到赶上这波政策红利,有望成为‘沪九条’001号落户人员,这得感谢黄浦——这里不仅懂新媒体,更愿意为创作者搭台。”入驻外滩FTC的视频号头部博主“萧大业”(本名:肖斌)道出了不少互联网内容创作者的心声。作为视频号拥有316万粉丝、单条视频播放量破2.4亿的非遗传播博主,他的落户故事,正是上海“沪九条”政策落地、黄浦区打造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的“红利”体现。

    青年报记者 冷梅

    选择黄浦

    真挚的邀请和助力让人动容

    “萧大业”的人生轨迹颇具转折:早年在国企任职后辞职下海,做过职业经理人,也创过业。2015年起,他进入半退休状态,一边给央企、上市公司高管做培训,一边和妻子开启环球旅行——直到2020年改变了人生计划,让他开启了全新人生赛道。

    “最初以为是‘放大版朋友圈’,进来后发现不简单,但我不服输,就一头扎进去研究。”前半年,他纯粹“做着玩”,却渐渐被内容创作的新鲜感吸引:“管理工作多是重复流程,内容创作则每天都是新构思。后者,最终成为我这辈子最热爱的事。”

    2020年7月,“萧大业”的内容创作迎来爆发:7月7日,首条爆款视频让他的账号快速涨粉,7月25日《相濡以沫》视频再度破圈,单条视频传播量超过2.4亿。如今,他的账号播放总量超10亿,被正式授予“人民非遗传播者”称号,专注用短视频助力中国非遗技艺传承,日均播放量超过100万。

    “打动我的不是补贴,是黄浦区相关领导真的懂新媒体,知道它的价值。”“萧大业”清晰记得与黄浦区相关领导的见面,“我们相约茶室,聊了整整一个下午。她明确说‘短视频和直播不是工具,是一个时代’——这种认知,让人备感鼓舞。”

    更让他感动的是“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落户政策:“按常规引进人才我可能已经超龄了,但黄浦相关部门主动对接,帮我跑手续、沟通流程。整个过程让我感觉有了更坚实的后盾。”

    黄浦答卷

    内容高地初具规模

    激发数字内容新动能

    “萧大业”的经历,是黄浦区推进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建设的缩影。2025年7月,黄浦区锚定“打造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高地”目标,以外滩FTC为核心,仅用了一个多月便交出一份亮眼答卷。

    首先,机制先行,构建服务闭环。成立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的工作专班,实行“每日汇总、每周调度”,10余个部门协同发力;推出“FTC+1”小程序,注册用户超500人,实现“线上+线下”双渠道服务。

    再者,政策落地,精准赋能创作者。在“沪九条”基础上推出“黄浦十条”,覆盖企业集聚、内容激励、人才保障等领域;优先推进优质创作者落户,除“萧大业”外,BANG Media合伙人将成为“沪九条”002号落户人员;联合多部门开展版权保护活动,为近50家企业提供法治服务;与小红书合作推进“产品种草营销”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填补行业认证空白。

    下一步,黄浦区将深化“一核引领、多点联动”布局,力争将外滩FTC打造成上海数字经济“新地标”、优质内容“梦工厂”,让更多像“萧大业”这样的互联网内容创作者,在上海找到属于自己的“春天”。

2025年0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