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诞生地仰望国旗升起

一堂澎湃内心的“初心课”

青年报 记者 刘昕璐

    10月1日,中共一大纪念馆举行升旗仪式。青年报记者 施培琦 摄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本报讯 金秋十月,举国欢庆。“从胜利走向胜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特别活动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举行。来到党的诞生地,大家共同回望峥嵘往昔,缅怀革命先烈,共绘美好蓝图。

    一大早,一大广场已是人头攒动。各界市民怀着满腔热忱,等候见证这一神圣时刻。

    上午8点半,一大广场国旗护卫队身着制服,肩扛鲜红的国旗,迈着整齐划一的正步走向升旗台。“向国旗——敬礼!”国庆日升旗仪式中,嘹亮的国歌声里,专程赶来的市民群众挺直身躯,目视着国旗冉冉升起,迎风招展,他们的眼中满是对祖国的自豪与热爱。

    景女士6点就带着5岁的女儿从老闵行出发,前来一大广场见证庄严的升旗仪式。“特别庄严和豪迈,我内心只有澎湃和激动。希望在这种仪式感的熏陶下,小朋友能在心中种下爱国和感恩的种子。”景女士说。

    1999年出生的孙文轩,是复旦大学中文系一年级博士研究生,本科和硕士在其他城市就读,这次能在来上海读书的第一个长假前往中共一大纪念馆,对他来说也算是一次圆梦之旅。孙文轩从高中开始对历史感兴趣,尤其是近代历史。中共一大的召开开启了崭新的篇章。过去,在书本上读到过很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孙文轩很受鼓舞和感召。18岁他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在大三那年成为一名中共党员。

    此次,正逢中华人民共和国76岁华诞,前来中共一大纪念馆瞻仰并参加升旗仪式,对他而言意义非凡。“早上不到8点我就到了,先参观了外围建筑,参加了升旗仪式并观看了文艺汇演,现在希望认真参观展览,了解更多书本上没有的鲜活细节和故事。”孙文轩说,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先生翻译了《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因此,这次参观更多了一层敬畏和敬意,感觉像是一次和复旦先辈的跨时空对话。

    专程从北京前来的古明丽,不仅见证了升旗仪式,还成为昨天第一个进入中共一大纪念馆的幸运观众。“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今天。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我想亲眼看一看党的诞生地,为祖国送上最真挚的祝福。”他说。

2025年10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