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作赏月观展,沪上高校变身文化工坊

月满中秋 情满校园

青年报 记者 刘昕璐

    “超级月亮”悄然降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竹林池畔。受访者供图(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青年报记者刘昕璐摄)

    华师大中外学子一起做月饼。

    复旦校史馆藏品。

    交大文博楼里的版画展。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本报讯 糖浆在铁勺下流淌成华东师大的校徽图案,花灯在夜色中点亮玉兔的身影,“超级月亮”悄然降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竹林池畔,还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文博场所里的诸多好展正在守候——这个国庆与中秋交织的假期,沪上高校变身为文化工坊与美学秘境,中外学子在手作中触摸传统,在月光下对话历史,也在文博场馆里为精神充电。

    这个中秋,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书院以一场“新月新家新成长”中秋团圆会让中外学生齐聚一堂,跨文化交流,体悟传统中华文化,感受别样温暖幸福。团圆会上,校史灯谜会、桂下品茶韵、墨香笔记展、月饼迎中秋、巧手制花灯、古法制古牌、漆扇绘金秋等十项活动,令中外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体验书院“家”的温暖。

    漫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校园,松江校区学院楼中庭悄然蜕变,幽静竹林与巨大的月球灯共同编织出校园“打卡秘境”,宛如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夜幕低垂,太阳能灯温柔点亮小径,月球灯映照水面,倒影摇曳,虚实交错,宛若“镜中月”。这一刻,夜色洇染中庭,喧嚣归于宁静,中秋的氛围越发浓烈。

    相比社会性文博场馆的火爆,大学校内文博场馆的文化品质同样上乘走心。复旦大学博物馆、艺术展开幕展的展期余额已进入倒计时,不妨抓住假期的尾巴,抓紧最后的机会去“复旦源”,与革命文物、文明遗珍和当代艺术开展一场面对面的交流。假期开放期间,观众仍需提前通过“复旦源”小程序进行预约,并查看参观须知。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下设各文博场馆正常开放,每天开放时间为9:00—17:00。一段校史,就是一部与祖国同频共振的奋斗史诗。值此举国同庆的金秋时节,上海交通大学校史博物馆馆长欧七斤带领观众走进交大百年历史,让尘封于馆藏中的赤子之心与家国往事,在深情的讲述中再次鲜活、熠熠生辉。

2025年10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