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记者 郭颖
本报讯 第37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以下简称上海市咨会)于10月12日举行。来自全球的商业领袖再度聚首,围绕“开放、创新、包容——迈向2030的上海发展战略”这一主题,共同为上海实现更高质量发展贡献远见卓识,以全球视野与丰富实践经验,助力上海建设成为更具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的卓越全球城市。
企业家共识:人才最重要
上海市咨会上,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马克·格瑞文教授表示,上海在创新资源方面有很多优势,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优势以减少摩擦,推动科学发现,激发金融流、知识流、人才流充分释放创新潜力? 他建议:让上海成为可信的数据协作平台;确保人才顺利流入和流出,如建设一个全球研发签证绿色通道;进一步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稳定性,确保跨国企业家知道知识产权能得到长期稳定的保护,缩小试点到规模的距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让上海可以真正成为统筹协调规模化试点的平台。”
此外,他给跨国企业也提出了建议:跨国企业应深度融入上海的创新生态系统,应学习中国创新。“不仅和大学合作,更要关注和初创企业的合作,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像中国这样,能让创新者和消费市场贴得如此之近。数据证明,在中国,创新者与世界的贴近程度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其他市场。”
“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投资于谁可能比投资于什么更为重要。上海一直有企业家精神,也以管理高效著称。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上海始终处于改革开放前沿。”华平投资集团全球主席纪杰认为,影响未来的,是人才、资本和人工智能。为此,上海要打造一个专业服务生态系统,把最高级的人才聚集在一起,同时匹配基础设施和制造业能力。
“城市要有好的房屋、健康、教育和高质量的生活,吸引和留住年轻人才,让他们真正成长起来。”纪杰表示,“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做得很好,要让中国成为整个世界工厂,还要引导资本进入创新当中,进入到中小型企业中,这会带来下一轮的经济增长机会。”
高瓴投资的创始人、CEO张磊分享了来自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创新案例。“这家公司专注于研发人形机器人的‘大脑’,一般研发这样的机器人要十年甚至几十年,但是这家公司开发出第一个原型只用了半年时间。因为上海拥有强大、完整、稳健的供应链体系。创新模型在中国创新、在世界部署,已经是一个明显的趋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人工智能工厂。”
头部企业晒出“成绩单”
阿迪达斯全球首席执行官比约恩·古尔登连续两年出席上海市咨会。继去年作为特邀嘉宾参与会议后,今年是首次以正式会员的身份参加。
“过去一年,我们持续深化在上海的布局与投入,邀请世界顶尖运动员到访上海,以榜样力量激发青少年对运动的热爱,持续打造品牌热度。”比约恩·古尔登介绍说,“通过赞助上海半马等大型城市赛事、支持首届上海运动节,我们致力于将体育融入上海城市发展。同时,我们选择将上海作为多款产品的全球首发地,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去年的上海市咨会上,我们曾做出一个承诺:西门子开放式数字商业平台Xcelerator将在上海发展100家新的生态合作伙伴,以加速数字化转型并提升规模效应。今天,我们不仅兑现了承诺,还超越了目标。”西门子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博乐仁介绍说,在中国,西门子Xcelerator的生态合作伙伴已突破300家,其中以AI技术驱动创新的企业为数众多。这与上海近期推出“AI+制造”行动计划息息相关。西门子正通过打造基础模型、拓展生态系统、培育新型人才全力支持这一计划的推进。
“当前,全球气候挑战依然严峻,AI掀起的数字化浪潮危和机并存。各大产业既要推动绿色发展,又要加速数智化转型,亟须全面突破。”施耐德电气集团董事长赵国华表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上海及长三角地区推动数智化、绿色化‘双转型’的创新实践将为中国乃至世界提供宝贵借鉴。这里也是施耐德电气‘中国中心’战略的重点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