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浔古镇巡游嘉年华。 受访者供图
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浙江南浔分会场——2025南浔国际亲子文化艺术季3.0于上周末正式开启。历经三载成长迭代,本届艺术季聚焦由6场演出组成的“草坪艺游现场”和3个周末的“古镇巡游嘉年华”两大核心板块,为亲子家庭打造可参与、可互动的沉浸式艺术体验,更创新推出大湾区与长三角文化跨区域联动、艺术节分会场专列等特色举措,在打破地域文化壁垒的同时,为区域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注入强劲新动能。
青年报记者 陈宏
打造全家乐享艺术盛宴
“今年特意带孩子来,没想到古镇里藏着这么热闹的艺术节!”开幕当天,来自杭州的王女士一家站在頔塘运河旁的运河新空间大草坪上,身旁的孩子正跟着音乐惬意奔跑。
作为艺术季3.0的升级亮点,“草坪艺游现场”打破传统剧场边界,将运河畔的草坪打造成户外艺术展演和互动空间。著名钢琴家孔祥东将以江南水乡为灵感创作,让黑白琴键流淌出“小桥流水”的意境;上海民族乐团将借助AI技术,让千年古乐与数字光影碰撞,孩子伸手便能“触碰”跳动的音符;爵士乐艺术家李晓川的小号声,将伴着轻柔的运河晚风,悄悄漫进每个人的心里……
当夜色褪去,白天的古镇便切换为巡游嘉年华的主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将带领特色展演方阵,与大人和孩子们亲密互动;国际艺术家团队将穿梭水岸街巷,与往来游客不期而遇;乌篷船上的演员将唱起江南小调,岸边观众随手就能拍下“船在水中游,人在画中坐”的美景。“早就听说古镇巡游很有意思,特意带孩子来感受这份热闹,看非遗展演、玩互动游戏,孩子能接触到不同的传统文化。”来自苏州的游客陈先生说。
推动优质资源跨区域共享
6场演出中,在“草坪艺游现场”的舞台上,广州歌舞剧院带来的《广歌南浔 粤韵水乡》歌舞专场演出备受关注。这场承载大湾区文化特色的演出,正是本届艺术季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优质资源共享的生动体现。
今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同步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为进一步深化长三角与大湾区两大国家战略联动,艺术节将大湾区的优质文艺资源“平移”至南浔分会场。“让大湾区的艺术风采走进江南水乡,不仅是文化资源的共享,更是两个区域文化共鸣的纽带。”艺术节总裁李明解释道。
除了大湾区演艺资源,国际范、青春力的艺术力量加入,也让本届艺术季更具全球视野。凡尔赛宫皇家歌剧院管弦乐团带来的巴洛克经典曲目,在青瓦白墙间奏响“东西方对话”;音乐剧演员刘令飞将于10月26日举办专场音乐会,用流行与经典结合的演绎,吸引年轻观众的视线。
“以前要去上海、北京才能看到的国际演出,现在在家门口的古镇就能欣赏到。”南浔本地居民吴女士说,艺术季让家乡成为“艺术打卡地”,她已经计划带父母和孩子一起看完所有演出。
提升文旅融合水平
10月11日上午8时许,随着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首趟分会场专列G8981次复兴号列车从上海南站驶出,车厢里也逐渐热闹了起来。孩子们雀跃讨论着对演出的期待,大人们则捧着南浔文旅地图规划行程,不时交流游玩攻略。
“以前去南浔要转车,今天赶上艺术季开幕,坐专列1小时就能到,太方便了!”带着女儿乘坐首趟专列的上海游客张先生,手里拿着艺术节南浔分会场的手册,“特意赶在开幕当天来,提前查了节目单,打算带孩子看完开幕式演出,再逛一逛古镇,周末两天刚好够用。”
此次艺术节专列汇聚上海、无锡、合肥、南浔四地文旅与铁路系统力量,不仅打通了长三角文化交流的“快速通道”,更实现了游客的“精准对流”——上海、无锡等地游客乘专列赴南浔观演,南浔及周边居民也可搭乘专列前往上海欣赏艺术节主会场演出。“瞬移般的便捷让跨城看剧观展成为了长三角观众的生活常态。”李明表示,专列的开通把艺术节的影响力从一个城市延伸到整个长三角区域,让更多人感受艺术与旅游结合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