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中国 青春名片

青年报 尚青平

    “小叶子”手持导览图穿梭于各展区,用脚步丈量展位分布,反复核对场馆布局与服务点位。青年报记者 吴恺 摄

    ■ 进博会之于“小叶子”,是一所鲜活生动的思政学堂。

    ■ 进博会之于“小叶子”,是一个赋能成长的实践课堂。

    ■ “小叶子”之于进博会,是开放中国一张朝气蓬勃的青春名片。

    ■ “小叶子”之于进博会,是服务军团中一支生机勃勃的青春战队。

    青年时评 · 04-05

    □ 尚青平

    金秋时节,“四叶草”如约绽放,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启幕。八方来客,共同点燃“进博时刻”。3865名进博会志愿者“小叶子”在嘹亮的誓言声中上岗,以最美笑容、最佳服务,为进博会的秋日暖阳,更添一份青春热力。

    进博会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是中国高水平开放的重要窗口。历届盛会,3.4万余名“小叶子”在这个国际舞台上从青涩走向成熟。他们为进博会热忱服务,也被进博会高高托举,他们带着“进博基因”从这里走向广阔世界。

    进博会之于“小叶子”,是一所鲜活生动的思政学堂。当“小叶子”与来自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来宾同台,亲眼见证全球智能设备与尖端技术同台竞技,亲历“展品变商品”的开放成果落地……这种沉浸式参与,让国家发展理念化为耳濡目染的现实体验,在他们心中洒下开放包容的种子,建立全球思维。面对高强度的志愿服务,他们在协作中学会担当,在奉献中体会价值,将“小我”融入“大我”的信念愈发坚定。这种在实践中淬炼的视野、责任与认同,正是思政教育最鲜活的成果——它让青年在行走中成长,把家国情怀刻进骨子里,让理想信念在服务国家战略中熠熠生辉。

    进博会之于“小叶子”,是一个赋能成长的实践课堂。在精心设计、环环相扣的“校级培训+市级培训+岗位实训”三阶段培养体系中,从基础知识、礼仪规范的全面夯实,专业知识、政策解读的深度拓展,到实战场景、应用规程的反复锤炼,这种递进式培养,让“小叶子”迅速成长。他们在繁杂的会务工作中,锻炼统筹协调能力;在与全球展商的交流中,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正如一名“小叶子”所说:“在进博会,一天处理的问题比一学期的社团活动还多,但正是这种压力测试,让我们真正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

    “小叶子”的存在,让进博会“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宏大主题变得可亲、可感、可知。有人说:“看到‘小叶子’,就看到了青春中国的模样。”

    “小叶子”之于进博会,是开放中国一张朝气蓬勃的青春名片。这张名片折射着中国青年的时代风貌:温暖、友善、自信、干练……无论是场馆引导,还是咨询服务,“小叶子”明朗的笑容、灵动的身影,如同一束束移动的阳光,驱散展会的忙碌与紧张。在展台讲解时他们从容不迫,在为宾客答疑时他们挥洒自如。这份自信,源于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更源于对中国发展的笃定、对国家实力的认同,让世界看到中国青年的“大国青年”范儿,更让世界感受到中国的开放气度与贴心温度。

    “小叶子”之于进博会,是服务军团中一支生机勃勃的青春战队。面对突发状况,他们是“应急先锋”;面对文化差异,他们是“沟通使者”;面对技术难题,他们是“数字达人”。从安检口高效服务到展台前多语种无缝沟通,从凌晨5点物资筹备到深夜10点复盘总结,他们中不少人以日均2万步的奔波、日均12小时的坚守,将“细致、精致、极致”的服务融入每个细节。这种“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行动力,展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第八届进博会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后举办的首场重要经济外交活动,承载着中国进一步扩大经贸“朋友圈”、传递开放决心的重大意义。7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祝贺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八大召开的致信中,寄语广大青年:“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青年大有可为。”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在“小叶子”的志愿服务中得到生动践行。经过淬炼的青年一代展现出的责任担当,正是我们应对挑战、开创未来的底气所在。

    今日历练处,明日栋梁材。日月如梭,“小叶子”换了一茬又一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始终传承不移。从个人成长的涓涓细流到民族复兴的浩荡江河,勇于担当的年轻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宽广舞台上拥有无限可能。当“四叶草”的脉络与青春的足迹相交织,这场关于开放与成长的动人故事正在持续上演。

2025年11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