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条线路将城市红色血脉与“大思政课”深度融合

学生导报 记者 刘昕璐 受访者图

    记者 刘昕璐 受访者图

    助力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用好用活上海红色文化资源,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近日,上海开放大学与“红途”平台联手推出2025年“行走的思政课堂”10条线路,让更多学子在行走中浸润,在学习中提升,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线路覆盖杨浦区、静安区、普陀区、松江区、徐汇区、黄浦区、长宁区、宝山区8个区,共设计38个打卡点位,“点”“线”“面”的精心设计凸显上海城市红色血脉与“大思政课”建设的深度融合。

    此次上海开放大学与“红途”平台的联手,将同步在“学习强国”“随申办”等系统上线,打通了“随申办”+“红途”线上预约双通道。依托线上思政平台,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实现线上打卡学习、情境模拟学习、直播、互动课堂等多样化形式,打破时空限制,让思政教育在网络空间中焕发新活力,实现“时时处处人人”的教育理念。

    部分路线亮点

    星火初心

    此条线路追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初心和奋斗历程。从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启程,感受陈独秀、李大钊等先驱在思想启蒙中的星火初燃;步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重温青年团员们在革命洪流中的热血担当;探访又新印刷所旧址,触摸革命宣传阵地中印刷机滚动的历史脉搏;终至中共一大纪念馆,凝视石库门内点燃中国革命的火种,见证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时刻。

    烽火峥嵘

    此条线路纵贯上海近现代抗争与解放的壮阔史诗。从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启程,回望1937年军民浴血抗敌的悲壮烽烟;走进陈化成纪念馆,追溯鸦片战争中民族英雄以死明志的铁血丹心;探访上海解放纪念馆,见证1949年红旗漫卷申城的胜利曙光;驻足上海战役月浦攻坚战纪念碑,触摸解放战争关键一役的激烈印记。

    苏河织梦

    此线路以苏州河普陀段为载体,串联起百年工运记忆与城市发展脉络。线路以顾正红纪念馆为起点,感悟五卅运动的爱国精神。行至上海纺织博物馆,在申九“二二”斗争所在地纪念碑回望工人团结抗争的悲壮历史,体悟共产党人不怕牺牲的革命信念;在上海纺织博物馆内了解从古代纺织到现代产业转型、工人群体在民族解放与改革开放中的卓越贡献。漫步苏州河畔长寿路桥,从棚户区苦难记忆到碧水蓝天的治理蝶变,见证城市更新与生态文明的共生共荣。在终点M50创意园,红色基因与创新活力相融,老厂房变身艺术地标,感受改革洪流中共产党人的开拓精神。

    红筑薪传

    本线路以石库门建筑为载体,通过毛泽东旧居、中共二大会址等红色地标,揭示革命领袖初心的确立历程,彰显石库门建筑作为物质与精神双重遗产的独特价值。该线路融合了红色基因的传承、建筑美学的鉴赏以及城市文化的保护,体现了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和建筑自信的和谐统一。

    文脉新章

    此条线路串联上海艺术、历史与生活的多维度叙事。从苏州河华政步道启程,沿水岸绿廊感受城市与自然的诗意共生;走进刘海粟美术馆,在泼墨丹青中触摸海派艺术的革新精神;穿梭于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与虹桥当代艺术馆,见证传统与现代艺术的碰撞交融;终抵幸福里文创街区,于咖啡香与烟火气中体味当代都市的活力新生。这条线路以艺术为魂、历史为骨、生活为韵,编织出一幅从传统文脉到时代新潮的上海人文长卷。

    暗夜前行

    此条线路聚焦上海革命史中隐蔽战线与热血烽火的交织传奇。从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暨刘长胜故居启程,揭开地下党员如履薄冰的潜伏岁月;走进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触摸党章诞生的历史脉搏;深入中央特科机关旧址纪念馆,窥见情报战线的刀光剑影;终至中共中央第一座无线电台遗址,凝望电波穿越封锁的无声战场。

2025年0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