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能大赛中绽放青春与梦想

学生导报

    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婴幼儿照护赛项的舞台上,来自上海行健职业学院的黄辰晨、叶颖僖、陆佳暄和沈佳妮四位选手走过了366天的艰苦备赛,终于站在了金奖的领奖台上,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

    积极拥抱双重挑战

    “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加速了我们的成长。”选手沈佳妮回忆起备赛的艰辛,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0~3岁婴幼儿的专业照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它有很大的可能会成为我们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抱着迎接变化、勇于挑战的心态,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面升级后,黄辰晨、叶颖僖、陆佳暄和沈佳妮四位选手重新组队,为婴幼儿照护赛项的比拼积极准备。

    在过去,婴幼儿照护赛项是个人参赛、每位选手负责不同模块的技能考验;而如今,则需要一个团队共同上场,以自主命题的形式,在一个小时内完成所有的内容。这样的转变不仅考验了选手的专业技能,更考验了团队间的默契和协作。

    备战期间,四个人从早上9点准时抵达实训室,开始一天的训练。直到深夜12点,实训室依然灯火通明。黑板上记录着每日的目标与完成情况,每项技能的提升都刻下了时间的印记。在高强度的训练中,指导老师与学生共同经历了蜕变。指导教师顾晨华回忆道:“我们不断研讨和修改参赛方案,经历了多次推翻与重构。每次调整都是一场考验,激励我们挖掘更深层次的创新点。”

    默契组合各有所长

    参赛团队的项目设计主要体现在模块化设计和真实情境的模拟。团队成员在比赛中分别负责不同的模块,沈佳妮负责的内容包括生活照料、气道异物阻塞和心肺复苏活动设计,黄辰晨负责婴幼儿生活照料和护理,陆佳暄负责早期教育亲子活动的主教老师,而叶颖僖则是团队中的“桥梁”,负责各个板块的衔接。

    选手在设计项目时,考虑到了真实的生活情境。在学校产教融合的资源支持下,选手通过实地观摩托育园,学习如何处理婴幼儿的生活照料问题。至于换尿布、喂奶等在托育园中也较少出现的情景,她们会通过仿真娃娃加以练习。

    “除了专业技能的练习和提升,我们在训练中也格外注意团队的合作。”沈佳妮介绍道。为了能提升彼此之间的默契,她们一次又一次进行模拟训练,分享训练中的心得、实践中的感悟,以及高强度备赛下的压力。

    在优质陪伴中成长

    选手分享着辛苦的备赛时光,话语中流露出对陪伴她们共同“奋战”的指导老师的深切感激。“老师不仅在专业上给予我们指导,在心理上也始终给予支持和鼓励。”沈佳妮表示,这种无微不至的陪伴让她感受到温暖与源源不断的动力。

    “我们与选手的关系更像是朋友。”指导教师顾晨华分享道。指导教师、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主任潘太健从专业内涵建设出发,和顾晨华共同陪伴学生走完366天。她感叹,比赛不仅仅是比赛,更是一个专业综合育人成果的重要载体,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建设、资源库建设打造比赛,将优秀作品进行课程资源转化,用于托幼行业人才的培养。

    除了指导教师的支持,上海行健职业学院还为学生打造了一个全方位的技能成才平台,并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通过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渠道,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机会和实践项目,通过与托育园和幼儿园的合作,让学生可以在实践中不断锻炼自己,提升专业能力,从而在后续的学习与发展中更有方向。

    (来源:上海职教在线)

2025年0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