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好接力棒,一飞冲天
2019-05-12 生活

【文/王婳 图/受访者提供】

如果让我重新选择一次,我想我还是会选航空学科,从古至今,人类对于未知领域的探索从没停止过,对于宇宙的探索也是如此,航空学科最能满足人们对于快速全球运输和星际航行的需求。

我最尊崇的科学精神是高瞻远瞩、脚踏实地。我要跟大家分享的励志语是习总书记在嫦娥四号团队表彰会上讲的“伟大的事业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

“伟大的事业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我们也一定会站在前人坚实的肩膀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十几年前,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升空,媒体上铺天盖地的消息,让当时正临近毕业的朱亮聪心潮澎湃,为祖国的航天科研人员所自豪。说来也巧,“神五”发射成功后,学校就邀请到了当时在航天八院担任副总师的秦文波作为校友来宣讲。也就是这次宣讲,让朱亮聪觉得,一直看似跟自己很遥远的航天事业其实并不陌生。激动兴奋之余,他也当即下定决心要投身到这项事业中:“希望自己能像杰出校友一样成为航天事业的一分子,参与这项神圣而伟大的事业。”

对大众来说,航天可能是个非常陌生的领域,其实不然,人们每天都要接触的天气预报、手机通讯、车载导航等等,都是跟航天息息相关的。而上海航天离普通人也很近,量子通信、暗物质探测的悟空号、墨子号科学卫星就是上海的火箭发射的,首次在月球软着陆的玉兔号月球车、精准预报天气的风云系列卫星等都是上海航天的产品。

朱亮聪带着那份年轻追梦人最初的热情投身到了这个陌生却又和人们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事业中,首先需要经历的困难就是意识和行动的转变。“工作前认为航天是高科技的事业,每天要面对的肯定是应接不暇的高科技场景。但事实上,对于航天本身,尤其是刚从事这项工作的人来说,它高风险的属性远远超过高技术的属性,它要求你把每件事情、哪怕是再简单的事都要做到极致完美,在这里,‘差不多’和‘应该可以’是不被允许的。”

创新之路,百炼成钢。从工作到现在,朱亮聪已经在这个“没有交情深、哥俩好,对待别人的错误或者疏忽,关系再好也得按规定处理,该重来的就得重来”的行业里攻坚克难了十年,在发射场执行过将近20次发射任务,更是沿袭了他前辈校友走过的路:参与研制并见证了我国首型低温液体快速发射运载火箭长征六号托举着20颗卫星直刺云霄,创造了我国乃至亚洲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

“一般来说,一型火箭只要有15%的技术创新就算是重大的状态变化了,而长征六号浑身上下都是新的,很多技术在世界上都没有成功应用的案例。”历时六年,一个年轻的团队,把事业当生命,不断开拓创新。朱亮聪介绍说,为了减轻火箭整体重量,团队决定在二子级使用大温差夹层共底贮箱。“这个就是在国际上创新性提出的大温差夹层共底贮箱,通过一个隔热层将-180℃的液氧和20℃的煤油装在共底的贮箱内,隔热难度可想而知。而且还要承受火箭飞行中大量级的力学振动、过载及大温差带来的温度应力。”虽然已经过去了四年,但谈到当时的情景,朱亮聪依旧很激动:为了这个项目的技术攻关,在十五个多月的时间里,整个团队经历了失败再失败,从激情澎湃到焦头烂额,再到失望绝望,一次次在即将放弃的悬崖边挣扎。通过前前后后20多个不同状态的箱子,上千次的试验,终于攻克了这个难题。

当然,这仅仅是创新之路研制过程中的一个缩影。航天是国家意志和战略利益的重要体现,在维护国家权益、增强综合国力、带动科技进步、服务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日渐蓬勃的商业航天发展过程中,国外商业航天公司均瞄准太空旅行和低轨卫星通讯等方向,蓝源公司的亚轨道太空旅行船票明年开售,马斯克也发布了公司的低轨卫星互联网方案。而对于像朱亮聪这样的航天人来说,怎样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最可行的盈利模式也是他们工作的关键。谈起未来的工作规划,朱亮聪非常专业地给出了一系列介绍:“上海航天正在全力推进垂直起降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研制,计划于2021年实现回收飞行,将在国内率先实现垂直起降的飞行试验验证。与此同时,通过类似猎鹰9重型芯级捆绑火箭的方式,研发能将人类送入月球的火箭,并以此为基础打造低成本的商业运载火箭,提供更便捷更廉价进入空间的方式,构建上海商业航天基地,推动上海市商业航天制造、宇航电子产品研发、数据应用等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为上海科创中心的建立提供基础;通过卫星互联网、物联网、导航增强等项目的实施,助力上海成为更加智慧宜居的国际大都市。”

还不止于此,朱亮聪说,自己将作为上海航天的一员和团队一起,依托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研制满足太空旅游需求的亚轨道飞行器和太空舱,在长三角沿海地区规划商业载人太空旅游基地,探索新经济业态。“相信不久的将来,太空旅行就会成为很多人最难忘也最期待的旅行选择,欢迎大家购票前往。”


朱亮聪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火箭设计师 作为一名上海航天人,立志继续将作为国防尖端科技的运载火箭通过自行研制、自主创新,持续推动产业升级和产业融合,助力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

QA生活周刊×朱亮聪    

Q:对于一名年轻人来说,刚刚成为一名火箭设计师的时候,碰到最多的冲突和困难是什么? 当时你又是怎样克服的?    

A:事实上,对于航天本身,尤其是刚从事这项工作的人来说,它高风险的属性远远超过高技术的属性,它要求你把每件事情,哪怕是再简单的事都要做到极致完美,对于刚毕业的毛头小子来说,要做到这些非常困难。在这里对待别人的错误或者疏忽,关系再好也得按规定处理,该重来的就得重来。最开始的时候,有点拉不下脸,碰到这种事情老是觉得不好意思,给别人添麻烦了。时间长了才知道,大家是很乐意被挑刺的,因为出现的问题越晚被发现,造成的影响就越大。

Q:作为一名火箭设计师,应该需要经常参与火箭的发射任务,给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什么?为什么?    

A:从工作到现在,我已经在发射场执行过将近20次的发射任务,这当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第一次作为试验队员执行发射任务。随着零号指挥“30分钟准备”“15分钟准备”的指令心里越来越紧张,整个火箭的生产、组装等几万个环节,哪一个环节不到位都有可能出问题。我脑子里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我自己的工作是不是到位了,我算的加注量每一个数据是不是正确? 虽然这些数据在提交前我已经再三确认了,但每个数据的来龙去脉是不是深究到底? 想到这,我赶紧开始复核,敲着键盘的时候手在发抖,每一个数据怎么来的、怎么算的,我都不敢轻易放过,复核完已经开始倒计时了,确认数据没问题时我终于舒了一口气。因此在后面的工作过程中,我经手的每个数据、每个环节都提前确认。

Q:长征六号,它创造了我国乃至亚洲的新纪录。长征六号的研究团队是一支非常年轻的队伍,年轻人敢想、敢创新是优势,肯定也会有不足之处,当时有一些怎样的具体问题?大家又是怎样共同克服的?

A:长征六号火箭研制过程中,为了减轻火箭整体重量,我们决定在二子级使用大温差夹层共底贮箱。这种技术就是通过一个隔热层,将-180℃的液氧和20℃的煤油放在一起,这在国际上是首次。我们在设计上大量仿真计算温度应变带来的变形,但在工艺上一直存在一些缺陷。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前前后后做了20多个箱子,上千次的试验,但共底夹层始终无法满足设计指标。

在大家最困难的时候,我们的总设计师一直在鼓励大家,他一直说再难的题目也是有解的,每当山穷水尽的时候,只要再深挖一铲子,就会柳暗花明。团队咬紧牙关,认真分析每一个可能导致产品故障的原因,与多个单位联合攻关,从材料、加工技术、胶接技术等方面综合优化,终于攻克了这个难题,并掌握了一系列先进制造技术。

Q:筹划发展航天事业,“十三五”提出了一个攻坚克难的关键词: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你是怎样在自身领域继承优良,大胆创新的?

A:现在美国的SpaceX吸引了全球航天爱好者的目光,重复使用是现在火箭发展的热门方向,我们上海航天也在大力发展中国的返回式火箭。但是这是个非常难的事情,完全颠覆了传统火箭的设计模式,在研制过程中碰到的难题也特别多。为了达到与猎鹰9相当的动力效果,我们在现有发动机能力的条件下,大幅优化火箭总体方案。比如设计上参考航空的理念,在火箭上增加减速板,通过气动阻力有效降低返回时的动压和过载。

Q:虽然已经工作了十年,但你还算是航天科技领域的年轻人,有没有给自己设想过,要带着怎样的使命奋斗下去?

A:习总书记说过:“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所以我想说,我们也一定会站在前人坚实的肩膀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文/王婳 图/受访者提供】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