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交响曲演绎敦煌壁画 谭盾:灵感来自莫高窟里六小时
2019-05-22 文娱

谭盾在沪介绍新作《敦煌·慈悲颂》。

青年报记者 陈宏

谭盾的创作欲望,从未枯竭。成就了全球名声的他,如今越发将自己的视线,投射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上。6月,他将来到东方艺术中心,带来两场音乐会,其中,就有他备受外界关注的交响曲作品《敦煌·慈悲颂》。这部作品,创作的前因后果,谭盾昨天也在上海和记者畅聊了一回。

2018年的5月23日,谭盾新作《敦煌·慈悲颂》在德国德累斯顿文化宫完成世界首演。当晚,一千八百多名观众全场起立向来自于中国和世界各国的音乐大师们致敬,雷鸣般的鼓掌和欢呼长达十五分钟之久。德国著名媒体德累斯顿日报对此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敦煌·慈悲颂》像是一部可以听的电影,音乐的故事,如风暴般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

时隔一年后,2019年谭盾将再次来到东方艺术中心并展开为期两日的演出,首日也就是6月20日,谭盾携手法国里昂国立管弦乐团和吕贝克国际合唱学院,同时在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教师、旧金山歌剧院签约歌唱家王传越,中国著名的原生态歌唱家谭维维等七位著名艺术家的助阵下,以《敦煌·慈悲颂》为我们又一次演绎一出极致的“敦煌”盛宴。

在谭盾的音乐创作里,除了湖南的地区的楚、巫文化外,敦煌文化也一直为他输送着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敦煌·慈悲颂》是谭盾根据敦煌壁画的故事并以其为灵感创作的一部交响曲作品,是谭盾耗费六年心血完成的巨作。被壁画吸引的他十五次进入敦煌洞窟,揣摩隐藏在建筑、雕塑和壁画中的奥秘,只为用自己笔下的音乐挖掘出深埋在中国人心里的故事,作品以敦煌壁画故事为蓝本,借助敦煌的壁画与敦煌的旋律的结合,将敦煌壁画的精神传递到世界。去年,2018年德累斯顿音乐节上,《敦煌·慈悲颂》作为世界首演时曾让无数观众为之动容,就连作曲家谭盾自己也说:“我把对生命的理想放进了《敦煌·慈悲颂》里,这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

[对话]

记者:您创作《敦煌·慈悲颂》的故事,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谭盾:当时我去敦煌莫高窟,我在窟里就出不来了,一直出不来,呆了6个小时,所有工作人员都没下班在等我,但是我完全忘了下班这回事。后来别人问我,你为什么不出来?在里面想什么?我说,我在洞里“怀孕”了,就是这个作品,我想做这个作品。因为窟里面的故事,里面的绘画,里面的音乐,完全把我感动了,我就想自己一定要专心把它作出来。而且我当时很想做的事,就是一定要把敦煌壁画带到世界上去,但壁画是走不了,如果把绘画转成声音呢?我就把它变成音乐。

记者:您为了这个作品,还复原了反弹琵琶。

谭盾:对。我的洞里6个小时,有几个愿望。一是希望看到那些音乐手稿,看看千年的传承,体味其中的故事,这个愿望我去全世界很多国家,已经看到手稿了,完成了;第二个是把故事和壁画变成声音,现在已做到了,正在巡演;第三个是特别想把壁画里的乐器恢复,把手稿上的声音奏出来。唐代的古乐器,就只演奏唐代的音乐。我打算为此成立一个敦煌古乐团,现在正在跟上海民族乐器厂合作,已经复原了4件古乐器,如果12件都做出来,应该就可以了。

此外就是弹奏的演员,要做到壁画中的样子不容易,比如反弹琵琶。我后来去北京舞蹈学院找学这个舞蹈的学生,问谁弹过琵琶,结果真有两人,小时候练过10年,我很兴奋,就把她们找出来,跟着我练反弹琵琶。

记者:这次合作的歌唱家里,还有谭维维,您是怎么考虑的?

谭盾:谭维维是非常了不起的艺术家,注意,我是用“艺术家”来形容她。她在演出《敦煌·慈悲颂》时,每一个音符都是用眼泪来诠释的。她有一场,是大漠遇到乐僧的场景,她演完真的是全场很多人跟着流泪,很感动人。

记者:这次巡演除了这首,您还有打击乐协奏曲《大自然的眼泪》,能介绍一下吗?

谭盾:此前我最大的心结,是我在网上无意看到几个外国打击乐手写的帖子,他们说现在写打击乐最多的作曲家是中国的谭盾,但这个人写了水乐,写了风,写了石头、陶器,却唯一不用打击乐器。他们是调侃我,但我也因此想到,我应该写一次纯粹用打击乐器的作品。所以这次第一乐章用了鼓,第二乐章马林巴,第三乐章更是用了几十种打击乐器,形成了一个声音的圈圈,象征大自然的圆,轮回,来展示人和大自然的关系。


青年报记者 陈宏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