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美笠间烧
2019-05-26 生活

大野佳典作品

伊藤东彦作品

伊藤珠子作品

根本达志作品

泽田勇人作品

山路和夫作品

大贯博之作品

文/周琳琳 图/受访者提供

在风景优美的日本茨城县笠间市,出产一种独特的泥土,分子细密,黏性较强,人们称之为“笠间黏土”。其储量极低,却是制造陶瓷用品的上佳材料。拜自然造化之赐,“笠间烧”的陶艺作品往往自带一种有别于它瓷的质感,不但器物瓷实耐久,而且不易藏污纳垢。更为奇妙之处在于,若使用愈久,则愈见其质朴的韵味。经过数百年的发展,笠间烧对日本陶瓷艺术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例如闻名遐迩的日本益子烧,就是日本江户末期掌握了笠间烧技法的大塚启三郎创立起来的另一名窑。

历来,“笠间烧”的陶艺作品以贴近生活而著称,就连当年的日本皇太子也曾携手太子妃亲临此地,选购日常生活器皿。近日,2019日本笠间烧陶艺家15人展在上海喜盈门国际建材品牌中心启幕。作为笠间烧陶艺家系列展览的第四次展览,此次亮相的“笠间烧”作品,涵盖了茶器、餐具、文房用品以及艺术陈设等。展览以“启迪心灵的、贴近生活的陶艺作品”为主题,正是对笠间烧作品特色的高度凝练,也道出了日本陶艺家们的期待:希望这些贴近生活的作品,能够给大家带来治愈心灵、生活宁静的感觉。

回顾日本陶瓷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史,它继承中国陶瓷优点,并融入现当代艺术理念。也是因为“每位日本陶艺家身上都能看到工匠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是观念,还有技术。每位日本陶艺家都为此坚守阵地,探索艺术语言并形成了各自明显的风格”,本次展览策展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李遊宇谈到推广日本陶瓷的原因时如此表示。

此次受邀参展的15位陶艺家大多数从小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坚守岗位几十年。有的陶艺家甚至在学童阶段就开始接受最好的技法教育,然后几十年都在研究自己的风格和工艺语言。“在日本艺术界,没有自己独特的元素在里面,是不会被民众所接受的。日本艺术家之间不模仿、不抄袭,坚持自己的手工原创。”正如策展人李遊宇所言,这批参展作品或洗尽铅华的淡雅古朴;或精雕细琢的雍容华贵;或气象雄浑的大开大合……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体现出陶艺家们的创作精髓。

日本陶艺家们认真执着,将祖辈留下的手艺传承下来,尽可能做到极致,这就是一种“工匠精神”——认定一件事,便将自己的一切注入其中,包括他们的时间、精力、体力,甚至是生命。也许他们的经济并不富足,但他们并不会为利而放弃自己的手艺,在他们心中始终有一种信念,就是只做喜欢的事,专注一辈子,并用自己的信念和行动去塑造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陶艺家山路和夫认为,工匠精神是手工艺者必备的素质,这是一个前提,因为作为艺术的创作者和表达者,必须要有硬功夫,有技术。“陶瓷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所有的情绪、内心世界都放在了作品里面。”

李遊宇

策展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Qa生活周刊×李遊宇

Q:相较于以往,本届笠间烧展览有什么特点?

A:笠间烧展览作为一种中日文化交流,过往的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尤其是上海的陶艺家和观众,对日本陶艺家的探索精神,反响非常热烈。所以本届展览活动,我们吸收了以往的经验,对展品做了一些调整。

我认为,日本陶艺家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他们的作品与生活很贴近,很接地气。他们会把生活日常的陶瓷用品转化为艺术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第二类陶艺家非常前卫。他们不太考虑实用性,只考虑艺术形式和装饰效果。他们的作品实现了形式与美感的结合和统一,同时具有日本陶艺的独特风格。本届展览,我们根据本地观众对陶艺的了解、理解和接受程度,选择的展品都是实用于现代生活的,比如茶具、果盆、食盒等。与生活密切相关,这也是我们中国陶瓷的传统根本,所以说生活是陶瓷的根本。对此,日本陶艺把握得非常到位。

Q:在选择参展陶艺家时,你作为策展人有哪些方面的考量?    A:我与日本陶艺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包括不同产区、高校、风格等。我们彼此都有广泛的交流。而我们挑选出的陶艺家的作品,在材质和工艺上都极具代表性。他们作品丰富,涉及青瓷、钧窑、哥窑等传统工艺,也有现代工艺。在造型和装饰上,这些陶艺家们都具有鲜明的风格和个性。

Q:你对未来的类似的陶艺展览有何规划?    A:这是一种长期活动。中日近邻,都属于东方文化,但具有各自的特点。古代,中国陶瓷非常发达;现今,日本陶瓷非常普及,风格多样。中日陶艺的互动和交流,使得两国之间正在互相影响。这种互动和交流一定会持续开展,未来的方式会更加多样化。我们计划邀请学院派、其他产区和其他工艺的陶艺家,在上海甚至全国进行推广。我们也会组织一些中国陶艺家前往日本交流。


文/周琳琳 图/受访者提供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