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基金会项目大巡礼,立足社区服务居民温暖彼此,拾遗补缺呵护共同家园
2019-09-05 专题

社区基金会开放日等你来助一臂之力。本文受访者供图

相比大而全的传统公益模式,社区基金会的落点往往是一种“小而美”的动人。它可以看见或许未曾想到、或许无暇顾及的社区需求,可以温暖某个阳光照射不到的社区角落,也可以敞开让每一个社区居民参与其中,一起呵护共同的家园。青年报记者选取了第二届上海社区基金会“新力杯”公益创投大赛的部分获奖项目,它们立足社区、服务社区、温暖社区,在社区基金会开放日的六大分会场,有爱的你也可以近距离了解它们,并为它们共助一臂之力。

青年报记者 周琳琳

 - 浦东新区 - 

以多样空间展现文化内核

◆ 项目1

洋泾故事2.0——洋泾社区文化营造计划

发起方:上海洋泾社区公益基金会

作为上海成立的全国首家社区公募基金会,上海洋泾社区公益基金会多年来始终是标杆一样的存在。今年,其推出了社区文化营造计划,在去年“漫步洋泾”社区导览、洋泾老街地图、“泾水长流——社区记忆展”系列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联合洋泾街道、LCM旭辉广场,打造“洋泾故事社区文化展览馆”,继续挖掘洋泾历史长河中的人、事、物,融入文化体验活动,打造“家门口”的社区历史体验空间。

上海浦东新区金杨社区公益基金会——金杨社区“15根羽毛”公益项目。

◆ 项目2

金杨社区“15根羽毛”公益项目

发起方:上海浦东新区金杨社区公益基金会

特殊儿童也有参与专业运动培训的机会了。这一项目通过自发参与的羽毛球教练和志愿者团队,为特殊儿童进行免费的公益羽毛球培训,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社交能力,关爱其身心健康。项目计划用10年时间,让1000名特殊儿童学会打羽毛球,和其他孩子一样在运动中快乐起来。

浦兴社区基金会——浦兴社区“可食地景”小农园,助力缤纷社区。

◆ 项目3

浦兴社区“可食地景”小农园——助力缤纷社区美好家园建设项目

发起方:上海浦东新区浦兴社区基金会

“可食地景”项目通过辖区内的苗圃建立小农园,招募社区亲子家庭、团体组织开展认养、维护、共建、互助活动,并以此载体,开展特色园艺“观赏、教学、环保、食用”相关活动,把绿色生态、社区融合的绿色概念辐射到更多人、更多社区。

◆ 项目4

不任意的任意门——陆家嘴老旧小区微更新计划

发起方: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社区公益基金会

这一项目为陆家嘴最大的老旧小区“崂山三村”实现微更新:开辟一扇方便居民日常出行的转门及一方自治花园。用物理空间的更新,传递浓厚的人文情怀,并激活社区参与度。同时,还能做到改善社区环境,减少安全隐患,方便居民出行。

 - 杨浦区- 

关照生态与身心健康

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镇社区公益基金会——“生命绿洲”癌症患者同伴支持康复项目。

◆ 项目1

“生命绿洲”癌症患者同伴支持康复项目

发起方: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镇社区公益基金会

癌症对患者及家庭造成的心理、关系及身体上的困扰都较为严重。这一项目旨在为得病5年内癌症患者结对5年以上具有相似病种、相似身心状况经历的癌症康复志愿者,在多方专业指导下,通过线上线下同伴交流、康复讲座、体能锻炼、社区活动等,实现双方在心理、情感、生活实践、社会关系方面的相互支持,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处理癌症带来的各种困境,高质量地生活。

◆ 项目2

“绿行者”居民生态科学观察进阶计划

发起方: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街道社区公益基金会

碎片式的活动已经难以满足孩子的创新需求,提高青少年科学创新素养的社区公益项目又较少,发起方提出了“绿行者”:一种能够提高居民参与度、转变参与方式的延续性观察学习计划。它包含8个主题的科普活动及科普“生态角”的搭建、创新观察装置的搭建、居民自主科普团队的培训和活动等。

◆ 项目3

“创益+”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区治理项目

发起方:上海市杨浦区殷行社区公益基金会

项目由悦享沙龙、“开三有礼,公益长青”社区营造项目、“流沙心语,情暖民星”亲子融情项目等10项活动组成。多元主体各司其职,增强社区治理驱动力;多方互动贯穿始终,提升社区治理精准度;多样资源化零为整,打好社区治理组合拳。

 - 徐汇区 - 

关老爱幼显真情

◆ 项目1

漾妈妈互助式育儿志愿者项目

发起方:上海市徐汇凌云社区基金会

赋能妈妈互助是“经久不衰”的社区人气公益项目。这一项目通过传授志愿者们即学即用的基础育儿知识,让志愿者为小区提供公益性收费指导服务,缓解社区幼儿家庭的紧张需求。在社区里的志愿者、妈妈们互助的过程中,基金会也希望帮助社区慢慢寻回“老底子”的上海巷弄文化。

◆ 项目2

康健社区脑健康计划项目

发起方:上海市徐汇康健社区基金会

以社区记忆学堂为载体,以文化艺术互动活动为媒介,对老人进行“认知症”的公益科普,改变居民对认知症的认知,推动友好社区建设。活动开展中,培养、发掘一批社区里的老年骨干志愿者,成为“认知症”友好大使,并建立由志愿者自我管理的认知症长效公益科普站点。

 - 普陀区 - 

垃圾分类,让放错的资源归位

◆ 项目1

知爱建·资小源美丽行项目

发起方:上海曹杨社区基金会

项目包括“垃圾瘦身行”大讨论、了解垃圾前世今生故事、创意漫画、垃圾分类倡议书、展览展示青少年“变废为宝”作品、垃圾分类游园会、暑期环保游戏和“垃圾瘦身行”进社区等活动,全年分阶段在学生、居民、单位等各类群体中进行树立和推广“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理念,让市民熟悉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并在生活中逐步改变浪费行为。

 - 虹口区 - 

赋能家长共学共建

◆ 项目1

社区公益讲师项目

发起方:上海市虹口区嘉兴社区基金会

社区儿童公益,通常是引入第三方来组织。本项目的不同之处,在于发展可持续的家长志愿者模式,赋能家长共学共建,培育社区共治的“领头羊”志愿者。社区公益讲师培训包括绘本阅读、亲子共读、家庭教育、团体故事会组织、社区公益活动组织等主题讲座及相应的社区实践,希望最终在社区形成自治的读书会共学小组,自主开展自我成长的学习。

◆ 项目2

环保四邻家园项目

发起方:上海市虹口区凉城社区基金会

“四邻家园”项目是一项居民区的惠民工程,将原本硬件设施陈旧,已经无法满足居民们需求的旧活动室进行全方位改造,从硬件上对居民们的社区活动场地进行升级,全面增加社区活动空间,提升社区活动体验,为开展更多更好的社区活动提供硬件保障。

 - 长宁区 - 

打造国际社区治理品牌

◆ 项目1

上海虹桥国际社区治理学院

发起方:上海市长宁区虹桥社区基金会

虹桥社区多年来探索涉外社区的治理,但在迭代升级的当下也遇到了新的工作挑战。为此,本项目由国际社区治理基础课程研发、国际社区治理论坛和基层社工赋能培训组成,形成协同合力进而转化为社会治理的实际效能。项目将最大程度地利用社会组织和专业队伍,以系统的社区营造方法,打造全国领先的国际社区治理的体系,形成虹桥国际社区治理的品牌、全国影响力的示范。

 - 其他区域 - 

给孩子私密空间,给动物安心小窝

◆ 项目1

螺蛳壳儿童空间改造计划

发起方:上海美丽心灵社区公益基金会

在同一片蓝天下,还有一些三口、四口甚至六口之家共同居住在十几平方米的小屋里,为了改善儿童的居住条件,发起方提出了改造计划。通过改变儿童生活环境来改变心情、改变行为。一方面,团队用新的布局和色彩改变局促的空间,同时消除居住安全隐患,尽量提供儿童独立空间以保护隐私,让孩子更好地成长。另一方面,团队还对这些家庭提供持续三年的心理关爱,包括心理援助、课业补习、参与志愿者活动、参加读书会等。


青年报记者 周琳琳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