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社会实践:在共情体验中改变
2019-09-23 教育

前不久,上海发布了最新版《上海市初中学生社会实践管理工作实施办法》,要求上海初中生参与社会考察、公益活动、职业体验、安全实训四个方面的社会实践内容,并纳入综合素质评价的考核中。沪上不少初中生趁着假期,走上了社会实践的岗位。开学了,他们开始交流自己志愿服务的心得体会。

记者 朱筱丽

职业体验——遇见未来的自己

来自华师大四附中的小秋在实践日志中写下了自己的成长历程,“感觉离梦想又近了一步。”八年级的她一直对医生这个职业心怀憧憬。于是,小秋和两位小伙伴一起参与了儿童医院的“职业体验”活动,提前感受了医生的工作生活。

实践第一天,小秋就参与观摩了一场肝脏肿瘤切除手术。手术室中,小秋穿着厚厚的反穿衣,没过多久便开始出汗,“我光是在旁边看都已经累得慌,更别提还要集中精神完成手术的医生了。”

这次观摩手术给了小秋深刻的印象,她第一次发现,原来医生这个职业是如此的忙碌、辛苦,并非如想象中和表面上的光鲜亮丽,但她却因此更加坚定了心中的梦想:“虽然一天要处理的事情很多,但是身穿白大褂、戴着听诊器的模样实在是令我着迷。”从医生们的一举一动中,小秋感悟到了医生的责任、博学还有那永远不满足于现状的积极精神,她直呼越来越喜欢医生这个工作!

除了对这份职业的尊敬和向往,小秋还在跟随查房、换药的过程中深切地感受到生命的珍贵和脆弱,“病房里时常传来孩子们的哭号,初时只叫人感慨医生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而现在我才深刻体会到他们的无奈。原来生命其实如此脆弱、一触即破,我们更应当好好珍惜。”

“这个项目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平台,对孩子们的未来职业规划很有帮助。”负责带领孩子们参观体验的社工小赵这样说道,“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医生的工作,可以提升对这个职业的认知,锻炼耐心、专注力和抗压能力。”小秋的妈妈则表示,近距离接触病房、手术环境会让孩子对生命产生一种敬畏感和责任感:“我觉得这更像是一种生命教育,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志愿服务——细微之处悟生命

即将升曹杨二中附属学校的八年级学生小雯,今年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暑假,儿童医院为期一周的志愿服务让她的假期生活更加充实而有意义。每天上午8点40分到12点,是小雯最忙碌的时候,作为自助挂号机的引导志愿者,她必须对机器的各项功能、医院的科室分布乃至每个窗口的服务项目熟记于心。

“这个自助机器怎么用?”“我挂不到号该怎么办?”尽管提前进行了温习,面对家长们“连珠炮”式的问题,小雯刚开始还是会卡壳。但看着他们焦急的模样,她一下子想起了曾经父母带自己看病的场景,“我终于体会到爸爸妈妈当时的心情。”每晚回家后,小雯都会反思当天值得改进的地方,寻找提高解答效率的方法。几天后,小雯已经能够熟练应对各样的问题,也变得更加有耐心和同理心,遇到家长们抱怨时便会主动安慰,“我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人,也学着怎么去沟通和照顾他人的情绪,获益匪浅。”

和小雯不同,小晴的志愿服务是在住院部的病房中进行。尽管结束社会实践快一个月,她仍然清楚地记得孩子们灿烂的笑容。“那些重病的小患者大多只有五六岁,每天都要经受很多治疗的痛苦,我看着都疼,但他们却很坚强、乐观,我深受触动。”小晴的日常工作是陪伴小患者玩耍,她从中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也被孩子们积极向上的心态所感染,并时常琢磨着如何为他们带来欢乐。

“她开始知道关爱别人,也会思考能够为别人做些什么事情,这就是进步。”小晴的爸爸表示孩子是独生子女,比较内向,平时不怎么和同学玩,但这次志愿服务让小晴开朗了不少,也变得更乐于和他人交流,“我希望晴晴也能建立一种公益意识,今后继续为社会的美好发挥自己的能量。”

这一切都让儿童医院社工部主任钮骏欣慰,他在微信里记录他的观察与感动,“步入中学的孩子开始懂事,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了许久,孩子们也渴望能够感受外面的世界。在实践基地,中学生们被家长们对孩子的牵挂焦灼所触动,被病患的乐观心情所感染,也更懂得了生命的可贵。这样的共情体验,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默默改变,成为更好的自己。”


记者 朱筱丽

来源:学生导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