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灯下,绽放不一样的“红”
2019-10-27 生活

文/蔡娴 图/受访者提供

话剧、戏曲、舞剧、音乐剧等各种形式的舞台表演艺术,一出好戏缺少不了一个好剧本。在30多年的戏剧创作中,著名剧作家罗怀臻为淮剧《金龙与蜉蝣》、昆剧《班昭》、舞剧《朱鹮》、话剧《兰陵王》等多部广为人知的戏剧创作了优秀的剧本。今年的爆款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剧本同样出自罗怀臻的手笔,不但在社交网络刷屏,更成为了近年来难得一见的票房与口碑兼顾的红色题材主旋律舞剧。

推动当代文艺的“两创”转变

罗怀臻从小就熟读中外经典文学,20岁加入淮剧团工作后慢慢发现了自己的文学才能,并逐步接触了剧本创作。28岁时,罗怀臻发表的第一部剧本是为上海越剧院创作的《真假驸马》。至今,这部作品仍被戏剧学院戏文系当作教科书。

虽然,一直专注于传统戏剧领域,但罗怀臻依然清醒地认识到,当下,每一种舞台表演艺术都需要正视“转型”的问题。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两创”理论。对此深受触动的罗怀臻认为,“两创”理论已经成为当下文艺创造的一个新理论坐标,解开了长期以来文艺理论自身所面临的彷徨、悖论、相互抵消的局面。“我们运用三个传统形成的新时代的文艺标准,就是要致力推动当代文艺的‘两创’转变。”罗怀臻所理解的“两创”理论,就是文化转型的理论,“转型,不仅针对中华传统文化,也针对外来文化和革命文化,经过新时代的文化转型,构成新时代的文化特征,从而体现出新时代的文化气象。”

罗怀臻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新时代的戏剧观有何不同?我们将来如何去建立一部作品,如何去看待一个现象?”他认为,当下的舞台艺术,体现了一种文艺观,这种文艺观,用他自己概括的理论术语来说,就是“三江汇流”:“中华古代文化、欧洲现代文化和中国革命文化,这三个源流,在某个时候它们将会合在一起。”而新时代的文艺观,前提是“新时代”。“新时代”不是一个新名词,也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新时代其实是一种价值观,是一种时代感和美学观。

“我们要创造新时代的新戏剧,是在新中国、新时期、新世纪文艺风尚的基础上,充分吸纳了现代化、城市化、国际化的精神成果之后,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本地域文明传统的自觉回归和自信表达。所以,它应该是极其现代,极其国际,又是极其传统,极其地域的。”这一点在斩获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上,有了很好的体现。

讲好新时代的“老故事”

罗怀臻曾为舞剧《朱鹮》创作剧本而和上海歌舞团结缘,当团长陈飞华再次找到他,希望他为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编剧时,他起初还有些犹豫。因为罗怀臻重新观看了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后发现,剧中人物有点脸谱化。作为表现上海生活的电影,它也没有所谓的“上海味”,所以,罗怀臻并没有立即产生想改编创作的冲动。但在他研究了相关资料,了解真实故事背景后,最终被故事原型李白所打动。李白在上海坚持地下工作12年,两次被捕,经受住了各种酷刑,却牺牲在上海解放的前夜。

在创作过程中,罗怀臻觉得这个故事欠缺舞蹈性:“舞剧的演出必须把故事发生的空间打开,所以我设计了几个电影里没有出现的重要场景。”比如,主人公李侠由杂货铺的小老板变身为报馆职员,“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的报业发达,几十个人坐在一个大厅里办公,就像今天的职场,演员可以在其中完成舞蹈”。此外,罗怀臻还设计了一个上海旗袍店的场景,色彩缤纷的旗袍能够体现上海女性的风情,有意思的是,这里也是一个重要的情报联络点。还有石库门,这个李侠夫妇的重要活动场所。这些改编的巧思也是罗怀臻给舞剧编导提供的腾挪空间,“从《朱鹮》到《永不消逝的电波》,我从一个剧作家的角度,能够提供的就是一种立意,一种内心和意志的冲突,让舞蹈跳得有意义”。

“《永不消逝的电波》关注的是人生,红色题材也是一种人生,能让大家感动,因为每个人都能在其中产生各自生命的联想。何况这对夫妇从事的事业,已经被历史证明了价值,他们参与创造了一个时代、一个政权、一个全新的国家,今天的我们都生活在他们创造的成果中,所以,我们的感情波动了,被带动了,这就超越了题材本身。”罗怀臻还了解到,很多外国友人都看得非常动容,甚至感动程度不亚于国人,“这个作品真正做到了老少咸宜,雅俗共赏。”

据罗怀臻介绍,《永不消逝的电波》的主创人员,编导、主演、作曲、舞美、灯光、服装设计几乎都是八零后。他们的艺术参照都是当代作品,有当下感。所以,这个舞剧改变了观众对舞剧通常的一些认识,体现出了一种时代审美的转型。

追求艺术生命的“不朽”

在罗怀臻的大部分作品中,以历史和古代题材为主,而现实题材涉及得不多。究其原因,他认为,首先是因为自己从事的写作在形式感上比较强烈:“比如京剧、昆剧、淮剧等,这些戏剧的舞台表演是其叙事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并不是完全靠文字来体现,越是时间久远的生活,越是可以做形式感的提炼。我可以随便打扮古人,但不能随便打扮现代人。所以,我的作品首先要讲一个故事,然后是怎么来讲这个故事,这就需要有一种形式感。这是我的职业所决定的。”

其次,罗怀臻是个思辨型的作家,对于创作他需要不断思考,但这些思考有时是来源于当下的生活体验:“如果把它作为现代戏来处理,有些会太过尖锐,同时,将其安放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下,又缺乏历史的一种贯通。如果在历史背景下发生,则是对历史的一个证明,它就进入了一种哲理范畴,否则我们就只能停留在道理的范畴。”

正因为顾及戏剧形式的自由和思想的深刻,罗怀臻以往对现实题材参与得比较少。但是,近年来他也在不断转变和创新。为了深入践行“两创”思想,罗怀臻又开始了新的创作和新的思考,其中就包括现实题材的创作。“我们要实现‘两创’思想,实现文艺转型,必须正视文艺对现实的表现能力。这也是在倒逼我们重新反思自己的创作。除了要在现实题材当中灌注现代意识,还要通过现实创作让我们的传统艺术走进现实。传统艺术并不只适合表现古代生活,同样它也能表现现实。”罗怀臻一直在构思一部以人与智能机器人为题材的剧本,刻画人类正在或即将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罗怀臻说,他追求的是作品生命的“不朽”:“这30多年来,我的作品几乎没有一部是因为时间而显出陈旧,都是依靠戏剧本身的魅力而得到大家的喜爱。”他希望这些作品能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一直活跃在艺术舞台上。

Qa 生活周刊×罗怀臻

Q:戏曲、舞剧、话剧等各种戏剧的剧本创作有何不同?

A:光是戏曲全国就有数百个剧种,每个剧种依托的方言不一样。方言看起来是一种表面的问题,但是方言决定了方言背后的气质,讲广东话和讲山东话给人的感觉差得很多,讲四川话和讲上海话也差得很远。其实要掌握的真的不仅仅是方言本身,还有超越方言的人物性格特点。

各个剧种讲故事的方式是很不一样的,跨越剧种对于戏曲家来说是非常难的。没有通才,我能够跨越一部分剧种也都跟我的生活经历有关。比如,我是河南人,童年在河南生活过,所以对豫剧以及北方的一些剧种有着深刻的感情;而我又出生在苏北,七岁后回到苏北生活,所以对于淮剧肯定是得心应手的;我之所以来到上海,最初是被上海越剧院引进的,工作了六年时间,因此对越剧也非常了解;而京剧是国粹,是普通话的剧种,我们从小就学样板戏;我和很多昆曲演员私交很好,看了他们十几年的戏才找到感觉来创作昆曲……其实,我创作过的这几个剧种也是有限的,都是跟我的生活背景相关的。

此外,还有话剧、歌舞剧、芭蕾舞剧等等,这些是在舞台艺术上的差异。它们的故事载体不一样,戏曲是用声腔、道白来讲故事的,舞蹈是用身体来讲故事的,歌剧是以歌声来讲故事的……所以,主要是要了解它们,你才能实现这些跨界。

链接 LINK

关于“三江汇流”

“三江汇流”是罗怀臻为文艺观的评价标准归纳出的一个词。在他看来,中华古代文化、欧洲现代文化和中国革命文化,是每个人在当下都在面对的三种文化传统,任何人都无法摆脱这三个传统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化传统:我们受古代文化的滋养,这种滋养一些是有形的,一些是无形的。我们在过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佳节时,总会产生思亲之念,都会有团圆的诉求,这就是在潜意识中,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它会影响我们的价值观、审美观、人生观、世界观,也会有形无形地影响我们的创作和对作品的评价,这是我们身为中国人不可能摆脱的一个传统。

欧洲现代文化传统:是以欧洲文艺复兴为标志的现代文化传统。汽车、火车、飞机是我们最常用的交通工具,钢琴、小提琴、吉他也都是非常流行的乐器。这些都是以西方文艺复兴为标志的现代文明,伴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这些文化因素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背景,它会影响我们的兴趣和感受。

中国革命文化传统:今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自“五四”以来,历经延安时期所形成的革命文艺理论和文艺传统,进入新中国的70年间,不断推动的革命文艺、主旋律创作以及对于现实主义、现实题材、红色文化的提倡,慢慢地也已成为我们的审美基调。中国革命文化传统也伴随着中国古代文化传统和欧洲现代文化传统渗透在国人的文化意识中。

罗怀臻

著名剧作家,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艺术总监,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起,致力于“传统戏曲现代化”与“地方戏曲都市化”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思考,剧本创作涉及京、昆、淮、越、沪、豫、川、甬、琼、秦腔、黄梅戏及话剧、歌剧、舞剧、芭蕾舞剧等剧种与形式。重要作品有淮剧《金龙与蜉蝣》《西楚霸王》《武训先生》,昆剧《班昭》,京剧《西施归越》,甬剧《典妻》,川剧《李亚仙》,琼剧《下南洋》,话剧《兰陵王》,芭蕾舞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舞剧《朱鹮》《永不消逝的电波》等。


文/蔡娴 图/受访者提供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