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群聊“课程”,三句不离核心“育人”
2019-11-18 教育

面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学校如何高质量地实施国家课程方案与标准?如何在课程设计中关注整体结构,满足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融入培育学生素养?近日,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处、上海市新优质学校研究所、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局主办的“基于学生发展的国家课程校本实施”——上海市新优质集群发展展示交流活动在上海市宝钢新世纪学校举行。围绕在国家课程校本实施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校长专家们畅谈了各自的经验和思考。

记者 朱筱丽

现场:四校校长发起“群聊”

宝山区宝钢新世纪学校校长施忠明回顾了学校十年的蜕变之路,十年前,学校曾经历生源流失严重、教师职业发展动力疲软等问题,为此,学校抓住国家课程校本实施这个突破口,持续提升教师课程意识,高质量、创造性实施国家课程,让每一个学生都绽放光彩,探索出一条摆脱困境、迈向优质之路。

杨浦区鞍山实验中学校长邵世开分享了学校以实践回应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核心问题:学校育人目标如何确定?学校各种课程如何有逻辑地支持课程目标?如何优化课程结构,支持育人目标?近年来,学校在做课程研究时有意识地运用工具与分析技术,力求从育人目标到课堂学习目标的贯通,都能对标国家课程方案、标准;同时,在适应学生差异的过程中,也不断运用技术去严密论证、推理课程实施是否对标了课程目标。

金山区朱泾镇第二小学校长孙翠英介绍了学校应对本地生源特点开展国家课程校本实施的过程。学校在国家课程校本实施过程中注重各育平衡,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在学科学习中的作用,体现融入学生实际生活、本地文化风俗,注重动手实践。近年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学校不断积累与建设,形成了七彩课程系列,充分满足本校学生在体育、艺术、德育、劳动教育等各方面发展的需求。

静安区实验中学校长李广金以一个随迁子女的真实故事开场,分享了学校近年来积极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学校以“让随迁子女安心在沪多读两年书”为追求,创办全国实验班,组织教师研究全国教材和各地中考要求,创新课堂教学,让孩子们在上海做更好的知识和心理储备,助力孩子们“起航”与“飞翔”。

点评:看菜谱,“烧好家常菜”

对于各校的实践和经验分享,上海市新优质学校研究所副所长李学红在总结点评中指出,四所学校分别从国家课程校本实施对新优质学校成长的重要意义、新优质学校在国家课程校本实施中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新优质学校在帮助学生内化课程要求的载体设计、新优质学校实践这一主题的价值追求等方面交流了他们的思考与做法,留给教育工作者很多启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处副处长周勤健指出,新优质学校创建是一个内涵突破的项目,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国家课程好比是一个菜谱,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正是一个根据学校区域实际情况来“烧好家常菜”的过程。他希望与会学校真正结合学校的办学实际,把新优质学校项目做细做优做强。


记者 朱筱丽

来源:学生导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