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闯海人的精神赞歌,李少君长诗《闯海歌》被改编成环境话剧
2019-12-10 文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元喜

12月8日晚,根据著名诗人李少君创作的长诗《闯海歌》改编的环境话剧《大海》,在海南大学成功首演,由于场地有限,无法满足观众需求,当晚的演出还采取了网络直播。导演邓菡彬在首演结束后激动地表示:“我参与了一件多么壮丽的事业,诗里所带的那种波澜壮阔深深感染了大家。”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茅盾文学奖得主陈彦说,将诗改编成剧,在国内很少,这种探索是有益的,对成功演出表示祝贺。

 长诗《闯海歌》让导演非常激动 

《创海歌》作者李少君,现任《诗刊》主编,主要著作有《自然集》《草根集》《海天集》《应该对春天有所表示》等,被誉为“自然诗人”。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作为海南建省后的第一批“闯海人”,李少君以随团记者的身份,跟随“向阳红五号”科学考察船,把整个南海都考察了个遍。上世纪80年代后期,海南成为李少君这样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向往的热土,数以万计的人川流不息地跨越琼州海峡涌向海南,被称为“十万人才下海南”,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闯海人”。《闯海歌》就是以此为背景而创作的,被誉为第一代闯海人的精神赞歌,发表出版后引起了广泛好评,获得了第四届中国长诗奖。

《闯海歌》由序曲、北京到湛江列车上、椰乡公主号渡海轮、海口人民公园三角池、东西湖边的角落、天涯海角、天涯歌手、翡翠小城通什、重返海口、尾声等组成,以创作的歌曲《我是有大海的人》作结,叙述个人当年闯海经历和人生感悟。著名诗人张况表示,《闯海歌》抒发了作者 “在历史嬗变、时代浪潮奔涌的大背景下,关注海南一草一木、关注国运民脉、关注改革开放进程、关注普罗大众底层生活,与时代同行,与民族同频共振,执意守护文学初心的诗人情怀、恋诗情结,一如既往地展示了他的诗歌写作强调人民性、主体性的低调稳健的叙事风格,颇具思辩色彩,符合诗歌审美特征。”

“我本身对于闯海人这个题材就感兴趣。”导演邓菡彬表示,他曾创作完成话剧《闯海人4.0》《我们这一代》,觉得意犹未尽,没有说透,当读到《闯海歌》,是非常激动的,立即进行了话剧改编。“或许是自己阅历不够,不像诗人李少君这么深刻,所以在改编的时候让我很兴奋,把此前没有使完的劲展现出来了。”邓菡彬在首演成功后说。

邓菡彬先后师从曹文轩、余秋雨、理查?谢克纳,现为海南大学副教授、海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海南省人艺话剧院艺术总监。邓菡彬介绍,《大海》被誉为环境话剧,由海南省人艺话剧院创作演出,由海南大学海棠剧社联合演出,以长诗《闯海歌》为原本,满怀理想的一代闯海人为原型,将跌宕起伏的时代潮涌浓缩在一个背着吉他走四方的主人公身上,采用了音乐剧、话剧、相声剧、影戏、偶戏、舞蹈剧场、电影剧场等不同手法,从歌剧、山歌小调到电子迷幻、嘻哈说唱的多元又统一的原创音乐,营造了9个乐章的奇幻之旅。

诗歌和戏剧是不同的题材,戏剧需要更多冲突性的内容,所以在戏剧呈现中,邓菡彬加入了更多诗歌中没有的冲突性、危险性的东西,特别是李少君身上那股闯劲, “闯海,表达着天气对于海洋的变化是稍纵即逝的,如果没有愿意闯的激情,你就会被大海压制住。”

 将诗改编成剧是国内有益的探索 

将长诗改编成话剧,邓菡彬并没有觉得很难,他认为李少君的诗歌里本身就包含了很多强烈的事情。加上两人近十年的友情,让他对李少君相对熟悉,能了解到他想要表达的意境。“读其诗,知其人,我就是要把他写出来或没有写出来的,包括他身上那种闯海人的精神、时代的精神,更完整地传达出来。”邓菡彬告诉记者。

《大海》之所以说是环境话剧,这和单纯的沉浸式话剧有些不同。邓菡彬表示,沉浸式话剧强调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线的一种表现形式,而环境话剧是观众可以在现场看到几条不同的故事线,但是这几条线可以同时接收到,“比如场上有一个人在打电话,这个人是焦点,但他不是唯一的焦点,在角落还有人在打电话,同时摄影机把他拍下来,又在大屏幕上呈现像是偷窥视角的画面。不仅舞台上,还有演员在其他区域边走边打电话。”这样的形式,可以让观众透过演员的表情,猜想他到底给谁打了电话,从而让自己变成其中一人了。

邓菡彬希望观众将自己变成环境剧场中的一部分,而不是看和被看的关系,“我们希望观众不止是观众,而是互为环境。”就像在彩排时,有观众站起来说:“我太想参与进来了,回到那个年代,给家里打一个昂贵的长途电话。”

《闯海歌》被改编成《大海》首演后,受到了国内专家学者的点赞。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吴辰也很激动,说他被这场演出感动坏了,哭了三四回,海大同学们的演出超级专业,感谢他们把他拉回了十三年前第一次坐船过海的记忆里,“那时有鱼跳到甲板上,那时我们有梦想,那时我们的大港总是起风,那时我们时刻幻想自己的前程。”同样作为闯海人的吴辰表示,海南对别人来说是驿站或目的地,对他们来说是家。

复旦大学文学博士陈丙杰表示,在他的知识视野里,当代长诗改编成其他表演艺术形式的,除了海子的《太阳弑》之外,就是《闯海歌》了。“海子借用了《哈姆雷特》《奥德修斯》的情结,采用隐喻的方式来折射文化忧虑,而《闯海歌》则第一次在长诗里展示了诗歌表达现实的能力。”陈丙杰认为,这是对诗歌传统的接续、恢复、复活,由此达到现实和传统、艺术和时代的互相激活。《闯海歌》被改编说明,李少君的这种诗歌探索形式具有极大的美学潜力。

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茅盾文学奖得主陈彦在祝贺《闯海歌》成功改编和演出时表示,“在国外,很多诗都变成了剧,但在国内很少,这种探索是有益的。”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元喜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