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荡过的马路|南京路的昔年盛景定格在胶片中,它的未来后劲十足
2020-05-20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泳均/文 施培琦/图、视频

上世纪30年代,华灯初上,夜幕降临,绅士手挽身着旗袍的名媛流连于此,霓虹灯下的南京东路别具风情。新世纪的今天,伴随着城市中心逐渐外扩和新零售的兴起,被誉为“中华商业第一街”的南京东路如何守住那份熟悉的味道?那些承载着几代上海人记忆的老字号,如何绽放那份独特的情怀?上海滩第一家照相馆——王开照相馆里如今资格最老的“老法师”周建民一边埋头于老照片的修复,一边将南京东路的旧貌新颜缓缓道来。

◆ 匠心传承 ◆

服务父子两代的验光先生

“十里南京路,一个新世界”,这句话对于上海人来说耳熟能详。随着新零售的兴起,百年老字号新世界城去年开启了商业转型升级。新世界城是南京东路荡马路的第一站,从人民广场19号出口来到新世界城,位于底楼南中庭的海洋水族馆,吸引了不少顾客驻足观赏和拍照打卡。偶尔一条鳐鱼拖着长长的尾巴游过,引起一片惊呼。室内攀岩墙和六楼的冰雪世界都是热门娱乐项目。攀岩墙从3楼一直延伸至12楼,一位工作人员正向跃跃欲试的小伙子介绍,“这座攀岩墙是全球最高的室内攀爬墙,总高55米。”

从新世界城步行十分钟左右,老字号吴良材眼镜总店的大招牌引人瞩目。乘电梯到二楼,不少父母带着孩子来验光和购买眼镜。记者看到调眼镜的师傅正耐心地帮一个小朋友不矫正镜架,多次试戴,并贴心地告诉他擦眼镜的正确方法。“小时候,我就是在这里配的眼镜,现在带我的孩子来配眼镜。都过去20多年了,没想到竟然还能遇到当年的那位验光师。不愧是老字号,让人放心。”

“上世纪九十年代,常常天还没亮,顾客就来到我们眼镜店排队,队伍最长的时候排到广东路。”老字号吴良材眼镜的验光大师林培任先生向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回忆道,随着改革开放,读书人增多,需要配眼镜的人也随之增多。而当时上海滩的眼镜店并不多,位于南京东路上的吴良材、茂昌眼镜、精益眼镜是当时上海滩上“三巨头”。

相聚百米之隔的老字号张小泉,同样承载着一代代上海人的回忆和情怀。店外古色古香的装修,外墙上内嵌着一把巨型剪刀。走入店内,商品柜里的剪刀整齐地陈列着,一对中年夫妻正在精挑细选一把剪刀。记者注意到,店内剪刀价格从30元到百元新款礼盒不等,从造型方面来看,有竹节剪,有镂空古典剪,还有仙鹤剪等。

张小泉店员告诉记者,顺应五五购物节全程打折季,整个五月期间,张小泉檀套刀六件套打55折,可以说是从未有过的优惠力度。除了刀具,汤婆子也是镇馆之宝之一。从外观上看,汤婆子就是一个扁平的铜锡壶,在汤婆子的顶上开有一个小口,用时在壶内装上热水。“小时候妈妈会在睡前冲好汤婆子,不管有多冷,回来冲个汤婆子往被窝里一塞,感觉整个春天都在脚下。”田小姐回忆道。

◆ 变与不变 ◆

排队的队伍中有年轻人也有老年人

对于美食爱好者而言,南京东路也有很多值得美食探店的地方。记者看到老字号新雅粤菜馆总店门口坐着两位“特殊嘉宾”,原来是两位“粽娘”正在现场包制粽子,娴熟的技艺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观赏。大门的右侧就是粽子的销售窗口,购买者有序地排着长队,排在队伍中间的李阿姨热情地向记者介绍:“乌米细沙粽是今年新品,味道老灵额。黑毛猪大肉粽我去年就吃过,咬下去每口都能吃到肉。”在新雅食品旗舰店内,记者发现不少人都是老顾客,因为排队的时间长,顾客们相互推荐自己觉得不错的菜品,比如八宝辣酱、烧鹅、宫保鸡丁等。

从新雅粤菜馆出发,步行两百多米就到了沈大成。上海人对糕点情有独钟,南京路上老字号沈大成的双酿团、条头糕就是一个典型案例。甜味是上海糕点经典的味道,不过为了抓住年轻消费者的胃,记者注意到沈大成也推出了网红产品“蛋黄肉松青团”“小龙虾粽子”。正因为有了多样化的菜品,队伍中既有年轻人,又有老年人。“双酿团和粢毛团还是小时候记忆中软糯香甜的味道,蛋黄肉松青团买了给孩子吃。”李女士向记者说道。

资料图

在位于南京路步行街的中段,拥有168年历史的老字号邵万生店内,记者注意到不少人正在排队买冰醉小龙虾新品。与去年相比,年轻购买者明显增多。店员向记者介绍,与邵万生传统糟醉工艺有所不同,今年新上市的冰醉小龙虾是根据年轻人的口味喜好设计的。“这款小龙虾既甜又咸,还有一点点辣,我特别喜欢,今天是我第二次来购买。”90后小徐安利道。

伴随着新的消费需求和网红产品的大量涌现,南京东路上的老字号食品店在传承经典的同时也在不断研发新品、突破自我。

◆ 口述历史 ◆

照相馆的“降温”仿佛是南京东路的缩影

见到“老法师”周建民时,他正埋头于老照片的修复。等到手头的工作都忙完,他缓缓地回忆起这家上海滩第一家照相馆——王开照相馆与南京东路的沉与浮。

周师傅以浓重的老上海口音,慢条斯理地介绍着六楼展览区:“这是鲁迅一家三口合影,这张是著名影星阮玲玉……这些照片都是在王开照相馆拍的。”

“很多人以为上海人门槛精,其实并不能这么说,生意人就要脑子活络。”他告诉记者,王开照相馆有一个规定:凡是上镜漂亮的,就送一套照片,条件是照片会被当作样照在橱窗展示。当时众多电影导演常常通过这些照片来寻找合适演员,王开照相馆几乎珍藏着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所有上海滩当红明星的原版留影。

王开照相馆承载着几代人的青春记忆,也是很多上海“老克勒”青睐的照相馆。周师傅作为亲历者更是深有同感,“虽然以前来照相馆拍一套全家福要花一两个月工资,但是顾客仍然络绎不绝。基本上,老上海人的结婚照都是在王开照相馆拍的,最忙的时候要等几周才能排上。”

印象最深刻的是,即便是闷热的夏天,来照相馆拍照的上海“老克勒”仍旧“头势清爽”,着装考究,衬衫挺阔,皮鞋锃亮。

“在王开照相馆拍摄的照片是不会褪色的。”周师傅卖了个关子,然后解释道其中的秘密就是相片漂水漂得特别干净。王开照相馆专门有一个师傅负责漂水,照片洗好后把它放在清水里反复漂,就跟洗衣服一样,药水漂洗干净了,照片就能放很长时间,不会泛黄。

2000年,中国进入数码时代,这对传统照相馆而言是前所未有的冲击,王开照相馆也难避开时代的洪流。也恰在此时,随着新兴商圈的形成,南京东路步行街逐渐显露出业态老化、商业低端繁杂的弊端。王开照相馆的“降温”仿佛是南京东路的一个缩影,显得有些落寞。谈及老字号的转型,周师傅看得很通透,“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亲子消费占比越来越大,老字号必须顺应市场求新求变。”

正如近年来再次兴起的胶片机风潮,南京东路也在试图留住那抹上海腔调。“也就是去年,王开照相馆的一楼面积倍增,还增加了拍摄儿童照、全家福的置景以满足多样化需求。”

有句经典的上海话叫“螺蛳壳里做道场”,意思是在狭小环境里井井有条做事情。上海的精细体现在方方面面,在照相馆中也可窥见一二。

“就在上周,有位南京的小伙子特地赶来王开修复老照片,因为南京的照相馆都修复不好,觉得还是要来上海老字号王开修复。”周师傅坦言,老照片的修复工作是枯燥的。他曾遇到过受损最严重的一张照片,是张布满霉点、颜色泛黄并且四分五裂的结婚照。“先把几张碎片像拼图一样拼好,然后扫描到电脑内,用PS工具手动修复操作,细节的精确程度需要不断地重复操作步骤,才能最大限度地还原照片。前后总共花了约一周的时间。”

周师傅虽然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也依然在学习新的照片修复技巧。“退休返聘已经不单单为了钱,很多时候,一张老照片很可能是亲人唯一的照片。”

作为如今上海最具特色的老字号地标,王开照相馆依然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面对数字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王开照相馆通过市场的重新定位市场和抓住细分领域,依旧挺立于人来人往的南京路。

◆ 未来 ◆

玩转“24小时经济”

记者获悉,原新世界休闲港湾(南京东路479号)项目重新命名为“TX479”,将打造成为“沪上首家24小时营业核心商业体”。目前“TX479”计划引入的主力品牌客户有腾讯联合潮牌新概念旗舰店,为腾讯联合潮牌打造的全球首家新概念旗舰店。还有小米之家,将为米粉提供小米手机及其配件自提、小米手机的技术支持等服务。

此外,“TX479”计划“招揽”日本熊本熊,建国内首家IP旗舰店。

通过打造“高科技、二次元、街头文化”的理念,拟通过全新品牌的组合给更多年轻人回归南京路步行街的理由,让更多的旅游人群、本土人群聚焦关注到南京路步行街。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泳均/文 施培琦/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