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打造文化高地引领风气之先
2020-12-12 文体

红色主题杂技剧《战上海》。 新华社 图

初冬时节,面向太平洋的这座国际文化大都市——上海,此时风景,毫无萧瑟之意。石库门里,讲述中国共产党创建“初心”故事的影视剧紧锣密鼓拍摄;黄浦江畔,逾9万平方米的水晶“艺岛”拔地而起,带来全球艺术品交易的全新体验;在浦东,全球规格最高的电竞赛事余热未尽;在黄浦,20余座剧院聚合而成的“演艺大世界”夜夜流光溢彩……

百年以降,上海从来都是文化中心。面对新变局、新时代,上海正承接历史开创未来,鼓足干劲乘势而上,打造文化高地,引领风气之先。

危中寻机:文化引擎不“熄火”更“热火”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座城市能像上海一样,现在还能举办全球总决赛。这一年上海即将成为、或者已经成为全球电竞之都。”拳头游戏首席执行官尼科洛·洛朗不久前在上海说。几乎同期,上海举办的国际网络文学周也“大神云集”。

众多挑战之下,上海的文化发展并未停滞,而是扎扎实实向预期目标迈进,危中寻机、迎难而上。

线上如此,线下亦如是——“虚”“实”经济加速融合,为文化产业带来活力。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旗下年轻的实体书店连锁品牌——朵云书院,两周后将再开一家戏剧书店。逆势而上,朵云书院正积极考虑输出

品牌,将“海派精品书店”的成功模式复制到全国。

“经历了不寻常的一年,演艺大世界展现出了‘抗压力’。”黄浦区副区长杨东升说。所谓演艺大世界,是指上海“心脏地带”人民广场附近、一片以演艺产业为核心的城市文化地标和文化功能区。截至10月31日,演艺大世界今年已完成演出逾13000场次。

先行先试:贡献“上海智慧”

小雪节气,上海的又一批重大文化设施工地上马达轰鸣,一派繁忙的提前“春耕”景象。

本是“冬藏”时节,上海文化“新基建”却正进入发力关键时刻:被昵称为“中国扇”的上海大歌剧院、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图书馆新馆……众多世界顶级文化场馆正在热火朝天施工建造、渐露雏形,未来将改写上海文化版图。

加快建设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全球影视创制中心;打造亚洲演艺之都、全球电竞之都;建设网络文化产业高地、创意设计产业高地……日前公布的上海“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议中,上海在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总目标之下,逐一明确文化发展的诸多“新愿景”“新目标”。

放眼全球、服务全国、“辐射”长三角;用好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上海文化发展的使命、定位、特色鲜明。近年来,在“龙头”上海引领之下、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整体推进,长三角文化发展共同体正显现“雏形”。

先行先试、敢挑重担、勇闯改革深水区——一个月前,我国社会文物管理领域的全方位改革试点率先在上海启动。未来3年内,上海作为唯一试点城市将贡献“上海智慧”和“上海样本”。

打造文化高地:“大师”“新人”只争朝夕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百年来,上海一直都是文化中心。这座伟大的城市既是党的诞生地,同时也是文艺界人士神往之城——大师云集、风流荟萃、海纳百川、创新包容。

大师,从未远离。在上海,众多“80后”“90后”文艺大家仍壮心不已、只争朝夕。

曾创作出经典红色乐章《红旗颂》的作曲家吕其明,九十高龄仍在埋头创作。近日举办的文艺研讨会上,他用一只红色无

纺布袋子把新作《白求恩在晋察冀》的总谱“拎到了现场”。

82岁的著名导演陈薪伊活跃在剧场,新作《龙亭侯蔡伦》大气磅礴;95岁的指挥家曹鹏精神矍铄,几天后将率领上海城市交响乐团奏响《欢乐颂》……文艺评论家毛时安感叹:“历史一个一个环节走来,前浪还没有过时,他们还在唱着青春的歌曲!”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一批文艺新人也正在挑起大梁、撑起上海的文艺天空。

“后浪”逐“前浪”,出人出作品。“90后”作曲家龚天鹏,3年创作《启航》一鸣惊人,眼下又在疫情中完成交响组曲《百年颂》,将以一部音乐史诗献礼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灵魂舞者”王佳俊、朱洁静,音乐剧舞台上大放光彩的郑云龙……兼具实力、颜值、流量的他们,正延续上海文艺的初心与精彩。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的作品,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在上海正加快建设更加开放包容、更富创新活力、更具时代魅力、更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征程中,无疑将涌现更多初心之作、时代华章。   据新华社电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