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提琴来谈一场“恋爱” 徐惟聆和她的学生们,赞!
2021-03-07 文体

徐惟聆和她的学生们。 受访者供图

2020年3月8日,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徐惟聆原计划举办“从教二十周年音乐会”,因为疫情被迫取消。错过了一个春天后,2021年的春天,这场音乐会被重新提上了日程。

3月8日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从本科生、研究生到毕业生,从一把小提琴到两把、三把甚至八把小提琴,徐惟聆将带着得意门生集体登台,带来一场别出心裁的音乐会。

“这场音乐会的完成,凝聚了1703所有人的心血。”2000年回国至今,上海音乐学院的1703教室便成了徐惟聆的教学场所,1703让徐惟聆和学生呼吸相连、命运与共,也成了师生之间独有的交流密码。青年报记者 陈宏

周游世界在不同角色间转换

徐惟聆出生在上海。从事工程职业的父亲,很是热爱小提琴,徐惟聆小时候就跟父亲学琴。

“他们以前和白俄罗斯人、犹太人学琴,对音乐很热爱、很执着。”她说。

受父亲影响,她在上世纪70年代考入中央音乐学院。而在1979年艾萨克·斯特恩访华时,她被选中,参加了奥斯卡获奖纪录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的演出。这次的演出,让她开启了其后数十年国际上担任不同角色的大幕。

1980年,徐惟聆赴美深造,在茱莉亚音乐学院及曼哈顿音乐学院获音乐学士与硕士学位,随后又在香港担任香港管弦乐团第一副团长。直到2000年,她受母校邀请,担任中央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同时,众多顶级的国际小提琴比赛,都邀请她担任评委。

“我在美国13年,后来回香港7年,直到现在,漫长的时间里,我当过乐队首席、独奏家、老师,同时还是很多国际比赛的评委,我在不同的角色里转换,得到了不同的教学体会,可以让学生们少走弯路。”徐惟聆告诉记者,自己丰富的职业生涯,都成了教书育人的养分,“比如我看了很多比赛,他们去参加比赛时,我可以告诉他们,作为一名参赛选手,评委和观众希望看到你的哪些方面;而作为一名独奏家,你在台上怎么才能把音乐体现得更好。”

传承考虑时代进步

徐惟聆的小提琴生涯,是文脉传承最好的故事。但她从不止步于机械的传承,她希望艺术能有时代特色,所以她向来鼓励年轻的学生们,在艺术上创新。

这次的音乐会,是师生同台的音乐会,参与者除了徐惟聆,有她的本科生、研究生、毕业生,将近20人。“不仅曲目与众不同,这样形式的音乐会在国内外都不多见,”徐惟聆开心地说,“从一把小提琴到两把、三把、八把,最后来一个弦乐队,别具一格,别出心裁。我们希望把艺术性做到极致,又要丰富多彩,成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做成高规格的一场音乐会。”

这场音乐会,还是有剧情的,她要求学生们,一起用琴声讲述一个故事。像三重奏,“就是讲了一个爱情故事,两个男生追一个女生,各种争风吃醋,还有肢体动作。学生们带着表演拉琴,很难,但旋律非常好听、非常动人、非常幽默,结局也让人想象不到。”

这个作品是维也纳一位作曲家写的,师生团队一起商量。让徐惟聆开心的是,学生们“根据音乐第一直觉编了剧本,然后都变成了戏精——他们都是天生的演员,演得很好,这可不是我自夸。”

徐惟聆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时,她的老师林耀基教授刚从莫斯科留学回来,“那个年代老师没机会上台演奏,教学材料也有限,都是要自己拼命从黑胶唱片里找灵感,很多事情给不了我建议”。

她认为,当时的自己,和现在的学生完全不同。“现在的学生挺难带的。”她笑说,网络大势挡不住,什么高水平的视频、音频都有,除了给学生建议,也更会鼓励他们一直去摸索。

徐惟聆曾跟她的学生宋晓晨说,也许你现在觉得你懂了,什么时候再回头,发现好像并不懂。这没什么错,时间总是会给你相对的答案,而答案并不是永恒不变的。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

青年报记者 陈宏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