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元日》到现在,过年还是老味道
2021-03-23 教育

摘自《诗画中国》

著者:郭晔旻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这是一本生活非必需品的寻美之书,如何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美,再用当下的风格把传统艺术展现出来,正是这本书的特色所在。本书选取了古代诗词和绘画当中描绘的社会场景,从生活到服饰,从日常娱乐到修学旅行,重现古人的逸趣及生活镜像,将读者带入这幅诗画当中,了解他们的物质所在和心灵居所。

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写过一首《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年一度新春佳节的情形,十个世纪过去了,过年的习俗,却没有多大的变化。

春节古称元旦,所谓“三元之日”,即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西汉时确定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新年,相延至今。新年前一天为除夕,为“月穷岁尽之日”。除夕与春节适逢岁月轮回的枢纽,因此特别容易触动人们敏感的神经,历来受到讲求“慎始敬终”的传统社会的普遍重视,成为汉文化圈内最重大的节日。

品尝美食自然是节日里不可或缺的一项活动。大约自汉代起,元旦(春节)期间大吃大喝已成风气,据《汉官仪》和《后汉书·礼仪志》等书记载,汉制规定,每年元旦,群臣都要给皇帝朝贺,称为“正朝”,皇帝便大摆筵席款待群臣,君臣饮宴欢度佳节。此后,在魏晋至唐,元旦朝贺,皇帝大宴群臣成为定制,如曹植《元会》诗中描写三国魏时元旦朝贺宴会云:“初岁元祚,吉日惟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晋时元旦朝贺皇帝时,皇帝不但要设宴“请客”,还要给百官加工资。

其实,品尝美味佳肴在元旦前一天就已经开始了。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记载:“岁暮,家家具肴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相聚酣饮。留宿岁饭,至新年十二日,则弃之街衢,以为去故纳新也。”还要将年夜饭泼洒在马路上,以示除旧迎新。唐人有守岁的习惯。人们围坐在一起,辞旧迎新,一直等到元旦来临,整个除夕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酒宴中度过。长安宫廷会摆下守岁宴席,皇家子孙与部分臣僚要陪皇帝共度良宵。唐代孟浩然《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中写道,年三十这天要“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宋代吴自牧《梦粱录》里也说,除夕之日要“家家饮宴,笑语喧哗”。至于清代吴县人(今苏州)顾禄所著《清嘉录》里,更是“除夕夜,家庭举宴,长幼咸集,多作吉利语。名曰‘年夜饭’,俗称‘合家欢’”,连“年夜饭”的名称也出现了。

早在明代,在广大北方地区,饺子就已经是春节期间当之无愧的主角。饺子在明宫中被称为“扁食”。按照明代天启年间大太监刘若愚的宫廷杂史《酌中志》的说法,正月初一这一天,明朝人在五更时起,焚香、燃放爆竹,开门迎年。北京皇城宫内人将门杠向院内地上抛掷三次,称为“跌千金”,然后“饮椒柏酒,吃水点心,即扁食也”。这种“扁食”即后来的饺子,后世称为“更岁饺子”,谐音“更岁交子”。在新年到来的子时食用扁食,有着庆贺与祝福的意义。有的饺子内包着一二枚银钱,吃到这样的饺子就表示得到吉兆,此人新年大吉。除此之外,《酌中志》里还有另一个说法,明朝的北京人也有不吃扁食而吃年糕的。

早在唐代,洛阳地区就出现了“正月十五食玉粱糕”的风俗(见《云仙杂记》),这大概是目前已知的关于春节期间吃糕的最早记载。又据《析津志辑佚》记载,在元代大都,正月初,“人家以黄米为糍糕”,也算是春节期间吃糕。明嘉靖年间的《姑苏志》中有“二日食年糕,曰撑腰”,这是“年糕”二字第一次出现在文献记载之中。较《酌中志》稍晚,崇祯年间记录北京风俗的《帝京景物略》中已明确地说:“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人们新年早上起来洗漱完毕后就要吃黍糕,曰“年年糕”,谐音“年年高”。可见明朝时期年糕已经成为帝都新年的时令佳品了。

来源:学生导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