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整治1034条“内部道路”,理顺城市最细小“毛细血管”
2021-04-14 上海

包头路371弄整治后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嘉音

在上海,曾有一批既不属于市政道路,也不属于企业和社区内部道路的“无名道路”,也叫“内部道路”,比如两个相邻地块,建筑退界后形成公共通道、开发商代建未移交接管的公共通道、承担公共通行功能的弄堂路等等。其中部分点位存在管理缺失,人大代表也长期对此密切关注。

4月14日,记者从上海市“内部道路”治理新闻通气会上获悉,通过排摸,全市范围内具备“内部道路”属性的通道共有1529条。截至今年3月,已完成编目入网1410条,占总数的92.2%;已完成整治并落实长效管理措施的1034条,占总数的67.6%,其他495条道路有望提前完成整治工作。

道路平整了,停车有序了,保洁到位了,路灯也亮了……周边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积极成效的背后,靠的是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与公安、规划、交通、绿化市容、城管执法、房管以及道路运输等部门协同配合,也离不开各区城市管理精细化推进和相关街镇政府的认真推进治理工作。

凉城街道广粤路345弄通道和俞泾浦通道整治现场

  重视属地,对接需求  

“内部道路”不仅无法在各类地图、导航系统中被标注显示,也给居民和商户的沟通和出行带来不便。为此,市精细化办从相关部门抽调精兵强将,组建工作专班,按照“定点、编名、落图、纳管、治理”的五步工作法,会同16个区编制治理方案。各属地街镇政府高度重视、主动履责,对列入整治范围的“内部道路”进行全面排摸,协同行业部门共同研究化解各类问题、难点,形成工作合力。

环境脏乱、秩序混乱、安全隐患,是市民群众反映的集中点。为此加强“内部道路”治理,需要制定一系列管理标准。市精细化办提出“五保”的整治任务,即:保安全、保秩序、保清洁、保绿化和保设施完好。各行业管理部门均积极履责,一系列“内部道路”治理相关标准相继出台。如针对停车管理,市交警总队研究制订了《关于对“内部道路”的交通执法指导意见》,为解决乱停车问题提供了“大招”;又如市规划资源局牵头制订了《关于做好本市“内部道路”编目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道路编名规范要求,为数字化管理和落实相关管理工作提供了支撑;市道路运输局制订了《关于“内部道路”接管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市政接管的标准和流程。这些措施中有的是进一步整合管理资源,有的是创新突破传统思维,都在推进落实“内部道路”治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保德路1316弄通道整治后

  分类施策,一路一方案  

本次“内部道路”纳管工作共有三种模式,分别是区分市政接管、自治管理和政府托底。对于符合道路管理部门相关标准的“内部道路”(如已按规划道路建设但未接管的的公共通道),市政部门接管纳入设施管理范畴。对于道路相关责任主体单位履责能力和意愿较强的,由属地街镇会同有关部门引导责任主体单位共同协商,形成治理方案,落实日常管理措施,并由街镇负责监管。对于暂时难以纳管的,由属地街镇负责托底管理,区政府加强协调保障,相关行业部门做好指导配合。长宁、徐汇、静安、杨浦等区借助“弄管会”“路管会”等模式,开展群众自治。

在推进过程中,崇明、闵行、浦东、奉贤、宝山等区根据实际情况及市民群众需求,在符合“五保”统一要求的基础上,再进行“个性化”治理提升。如增设停车位,解决周边居民的停车矛盾;又如结合周边的美丽街区建设,全面提升设施的配套水平等等。现在有些区还在研究,通过潮汐车道来缓解周边交通压力,或者把临河通道改成居民健身步道等做法。总之,纳管后的“内部道路”将会发挥更多的功能。

西营路断头路整治(增加限时停车牌)

  “一网统管”,常态化管理  

其实,近几年在开展美丽家园、美丽街区建设过程中,一部分“内部道路”已得到了整治,但是据分析一方面覆盖面还不够,另一方面靠突击性整治形成的战果,容易产生回潮反弹。如何建立长效常态管理是工作治理的重点,为此市精细化办会同市、区相关部门认真开展探索,继续做好“内部道路”治理的这篇“文章”,实现闭环管理。

去年9月,市精细化办完成了“内部道路”数据在线标绘系统的开发建设,实现了与“一网统管”网格化管理系统平台的对接,从而确保“内部道路”街面秩序等管理工作及时纳入网格化常态化监管。通过利用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强化各部门常态化联勤联动和执法保障,保障“内部道路”常态长效化管理。与此同时,“内部道路”监管智能化应用场景已列入今年精细化综合管理平台开发计划。同时,还 “内部道路”的基本管理标准和出台规范性文件也正在制定,把长效管理的要求进一步落实。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陈嘉音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