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促进优质均衡、 提升育人效果
2021-12-29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考试招生制度作为高利害的教育政策,既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又是撬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深化育人方式改革的“牛鼻子”。本市最新公布的中招工作相关文件,体现了哪些特点?将给初高中学校转变育人方式、提升育人效果带来哪些积极影响?相关教育专家和校长进行了解读。

推动基础教育

优质均衡发展和育人方式改革

上海市新优质学校研究所所长汤林春认为,最新发布的《中招若干意见》和《综合考查指导意见》两个文件,对2022年中招工作又作出了细化和明确,总体体现了两个主要特点。

首先是为每一所初中学校创造更加公平的发展机会。汤林春表示,2022年上海中招录取改革的一大亮点是:全市高中阶段学校的招生录取方式由5种简化为3种,分为自主招生录取、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统一招生录取三种类型。其中,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要求将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一定比例的招生计划,通过“名额分配到区”和“名额分配到校”两种方式,分配到各区及不择生源的初中学校。

“在本次发布的2022年中招文件中,进一步将区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名额分配招生计划比例明确为60%,其中70%的招生计划将通过‘名额分配到校’实现面向不选择生源初中学校的全覆盖。这就保证了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更多向普通初中倾斜;保证了不选择生源初中学校的学生都有机会通过名额分配,在达到相应控分线后进入本区的优质高中就读,使不择生源的初中学校提高了吸引力,增添了初中学校的发展机会和办学活力。”汤林春说,面对这样的机遇,不择生源的初中学校必然更加注重教育的内涵发展、持续提升自身的办学品质,无疑将更有利于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从而在面上达到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目的。

其次是撬动指向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育人方式变革。在汤林春看来,2022年上海中招录取改革的另一大亮点是:明确将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批次的学校综合考查成绩(满分50分)划分为“40+10”。其中:“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赋分”(满分40分)由学生所在初中学校给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合格”或“不合格”结果,由高中学校对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入围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赋分,“合格”即为40分、“不合格”结合《纪实报告》酌情扣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赋分”关注初中学生四年学习经历的过程性和参与性,不进行差异性评价,其本质是驱动初中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引导家长在“双减”政策背景下,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现场综合评价结果赋分”满分为10分。

从上述中招政策措施中不难发现,2022年上海中招改革将对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真评真用”,有利于进一步破除“唯分数论”,转变招生“只见分不见人”的弊端。

将大大缓解

家长“小升初”择校焦虑情绪

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校长陆磐良认为,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中实施名额分配招生,不仅有助于提升初中教育质量,更是促进初中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次发布的中招政策中已经明确区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60%的招生计划用于名额分配,而其中的70%由市和区教育行政部门分配到不选择生源的每所初中学校,这使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的学生有了更多、更好的升学前景。

“随着政策执行的不断深入与完善,我们可以想象,广大家长将会发现其实在每一所初中学校都有进入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机会,甚至是最优质高中的机会,这将大大地缓解家长对于‘小升初’择校的焦虑情绪,使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将孩子送到家门口的好学校就读。从而引导家长从孩子自身的特点、兴趣以及居住区域等实际情况出发,理性地考虑为孩子如何为选择适合的初中。”陆磐良担任高中校长多年,深感对于孩子而言,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他认为,名额分配录取招生制度有利于促进每一所初中学校的优质均衡,与初中强校工程形成合力,从而为家长理性选择,为孩子幸福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陆磐良说,初中学校开展综合素质评价,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特长的重要措施,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趋势,有利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中学校以综合考查方式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录取,是强化初中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动力、引导初中学生及家长关注高中育人方式变革的重要举措。“所以两个文件的发布,对于初高中转变育人方式、提升育人效果起到了积极作用,并且对综合考查的实施要求进行了明确,酝酿多年的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终于落地了。”

激发学校

优质均衡发展的信心与动力

上海市嘉定区启良中学是一所市级初中强校工程实验校,也是一所百年老校,在校长陆正芳看来,中招改革激发了学校的发展生机与活力。

“今年初三毕业班的家长与学生,早在2018年3月,也就是在学生进入初中之前,学校就为他们解读了《上海市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一部分家长让孩子放弃了去民办初中的机会,重新选择了家门口的学校。”陆正芳介绍说,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大部分招生名额将分配到每所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这项政策让学区内的生源有了明显的回流。但要真正成为家门口的优质学校,与生源同步变化的,还有学校育人理念与方式的革新与提升。

为此,根据生源变化,启良中学为每个学生制定“一生一策”生涯发展指导,通过开设生涯指导课、开展生涯实践体验活动、建立学生发展数字档案,对学生开展认识自我、尊重生命、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人生规划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等方面教育。学校还建立了生涯教育指导中心,形成学校处处、时时、人人的全员导师模式。

同时,学校高度重视综合素质评价,在落实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建设,为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平台。陆正芳透露,根据中考新政要求,以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为核心,学校开设了三类特色学堂。“初三同学初中四年来在学校的课程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参与,为他们参加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学校综合考查做好了充分准备。”

她坦言,随着中考改革相关配套举措逐步明确,家长的教育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六年级新生家长开始关心学校的育人目标和课程,并积极参与到学校课程建设中。在参与过程中,他们逐步了解孩子成长特点与经历,对孩子中考升学也有了更多理性思考。在学校引导下,家长学会了客观评估孩子的志趣倾向、个性特点、学业基础,对于中本教育贯通、中高职教育贯通等培养模式接受度在不断提高。“家长们对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政策充满期待,当然,对综合评价的内容也非常关注。他们积极鼓励和支持孩子参与学校各类综合课程实践活动,也发现孩子在各类实践活动中全面成长。”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