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指测渊” 为病患丈量生命的自觉
2022-01-02 生活

朱鼎成于华东医院承继父业后,其父友人赞为“喜看雏凤出黉门”。本文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见习记者 丁文佳

位列2011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的朱氏推拿疗法,与2009年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中的朱氏一指禅推拿疗法,三字之差是为同一学派。甚者,冠以姓氏区分流派,不免让人叩问身世,孰料小叩辄发大鸣。代表性传承人朱鼎成早已细心考据,由此拼缀起以父亲朱春霆为发展脉络的始末源流。他循径而入,承继余脉之时屡创新境,足见珍重。 

  流派寻微  

承父业接通古今技法

1957年4月19日的《解放日报》上刊登了一则报道,称华东医院中医师朱春霆正以推拿法医治身患风湿性关节炎的苏联艺术家叶·康·列普柯芙斯卡娅,对方以中文夸赞高超医术。这是时年六岁的朱鼎成第一次通过外界了解父亲,“这是朱鼎成的父亲”——经幼儿园老师之口送入耳中的这句话,再连同被念出来的报道字句一起漾于心间。

1992年,是朱鼎成接过父亲衣钵在华东医院从医的第八年,保持阅读习惯的他于《文汇报》上再一次看到了这位前苏联艺术家的名字,顷刻打通幼年记忆,逐渐勾勒起父亲伟大的一生。于感怀中,朱鼎成此后善用文献、报道、网络等查阅途径来接通古今,求真务实地梳理出朱氏一指禅推拿传承谱系。但欲知究竟,仍不免稍费心思,他还诚恳拜访相关后辈,将流派传闻详细考订和辨析。

朱鼎成介绍,“一指禅”原系佛教禅宗派用语,典出宋代《景德传灯录》,意为万法归一,即世间万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历经清朝御医李鉴臣发扬光大为中医外治疗法。后因治愈身受重伤的武官丁凤山,遂被其拜师,由此江南一指禅推拿流派发端。丁凤山因持武术功底,一年即出师,遂迁于上海行医。朱鼎成讲述至此,特意强调了他对于海派的定义,即其承接了各地有志之士所向往能够施展才能的广阔平台。丁凤山的侄孙丁树山也是其中一员,他学成后于人口稠密的南市九亩地开办医馆,朱春霆正是于此拜师。

丁树山向来不愿招收外姓弟子,但见朱春霆深植嘉定黄墙中医世家土壤,身为家族第六代传人天资聪颖,不想破格又见朱氏富庶,便心生一计,设置一年360元的高额学费门槛,不由让其他外姓望而却步。朱春霆不负厚望,苦学五年出师后,丁树山帮其在《申报》上刊登广告向大众推荐这位医术了得的徒弟,并称其一些技法已经超越自己。同时,热情介绍朱春霆在西藏路九江路附近的平乐里开业,朱鼎成犹记得上世纪20年代父亲最初的门诊是2元2角,出诊是6元6角。上世纪40年代早晚出诊诊费能达到60元。如此直观的数字,可见朱氏一指禅推拿已在社会确立显赫地位。

有趣的是,父亲充满传奇色彩的行医经历多是朱鼎成多方寻源后才得以知全貌的,在这一过程中,再一次了解了行事低调的父亲之性情品格。在1987年一期的《上海滩》杂志,其中一篇名为《父亲用“一指禅推拿”为刘少奇治病》的文章正是由朱鼎成撰写。

朱鼎成与学生们。

  医患情深  

同气相求寻生命真理

“我认为一指禅不仅是一门医术和一门功夫,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与哲学思辨,是医者理念、境界、哲理、情怀的体现。”朱鼎成强调,一指禅推拿最终告诉我们的是一种生命的自觉,这不由让人联想到“寸指测渊”一词,虽被喻为浅学不能探明深理,但在朱鼎成的身上,我们完全可以只取其字面义。

在这一推一拿的舒缓片刻,充溢于患者胸襟的大抵是对于生命的体悟。一指禅推拿擅长治疗疑难杂症,同时重视与患者的悉心交流,因此医患能在往来游走之间结下君子之交。著名表演艺术家、作家黄宗英爱好诗词,在《病中杂记》中多处提及朱鼎成对其进行的特色治疗,为了锻炼她的记忆力,数月医治之余还会布置古诗词背诵。朱鼎成回忆起这段往事说:“推拿与情志疗法的结合是朱氏推拿的特色之一。”

而最为人称道的是朱鼎成与巴金长达十年的医患情。巴金90岁大寿时因取阅厚重字典而导致胸椎骨折,从此住进华东医院接受长期治疗,经朱鼎成一指禅推拿,半个月后能坐起身,但因帕金森手抖严重,不得已让外孙女代为签名赠书。朱鼎成如今收藏的“端端代笔”签名本正是这一阶段的见证。后经朱鼎成对手痉挛针对性调理,巴金赠书签名越来越利落。

还有些时候,朱鼎成需肩负起一些特殊场合的紧急治疗,比如歌剧演员出场前突然失音、话剧主演演出中不慎膝骨扭伤等急需救场,经他推拿治疗后顺利登台而收获掌声。在有如凄风冷雨的疾痛中,感受被朱鼎成一概撷入指尖的仁心仁术,宛若细细幽香不绝如缕,在医患双方各自的生命体悟中各臻其妙。兴许伴着朱鼎成一以贯之的文化浸润,还能同气相求,抉发些诗意文心。

贯全身之气力于一指之尖,朱鼎成谓之一根手指的功夫。

  埋头苦练  

推米成粉化作绕指柔

朱春霆留给尘世的雪泥鸿爪是医林的光焰,星星点点贯为一串。其子朱鼎成费尽心血来考镜源流,为的是让这一历史悠久的非遗技法薪火相传。朱鼎成总结道:“父亲将一指禅推拿从流派发展为学派,再开创性建立了学科。”朱春霆于上世纪30年代创立朱氏推拿学派后,又于上世纪50年代创建我国第一所推拿学校,首开上海市中医推拿门诊部与华东医院推拿科。作为我国中医推拿学科的奠基人,他于十二种江南一指禅推拿流派的核心医术之上,又独创专治内科杂病、痹证、痿证、痛证等的推摩法,成为朱氏推拿的代表性手法。

与父亲一样,朱鼎成也于15岁起学习一指禅推拿。朱春霆除了“埋头苦练”的四字总结教诲外,还让朱鼎成将《黄帝内经》常置案头,假以时日研究透彻。翻开父亲编写的教材《中医推拿学》,尤以在《推拿为什么能治病?》这一章节中,朱鼎成得以参透推拿与营卫气血的关系。他介绍,古人认为人的生存必须依赖于营卫气血,推拿治疗疾病的作用机理,就是运用手法调和气血。因此,不管是内外妇儿伤甚至五官科疾病,只要是气血流周阻滞而致的疾病,都可借助一指禅推拿来调和营卫,扶正祛邪,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

而这些疾病的治疗,全凭医者贯全身之气力于一指之尖,从而达到以指代针、以指代药的疗效。朱鼎成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即自己就是卫气的搬运工,“移气于不足”将其引导至气虚之处。施术时,穴位有深有浅,或于皮肤、肌肉、经脉、骨缝之中,因此必须力求精准。这是朱鼎成在发展父亲定下的“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手法要素的理论基础时,创新提出的营卫层面论,并于十字后追加“精准”二字。

像波浪一样把无形之力精准推到患处,往往需要三年才能臻入此境。在华东医院推拿科,朱鼎成用一袋米、一个酒坛为记者演示了推拿基本功。在一小袋米上用大拇指以一分钟120至140次的推动频率,是为推法。每天坚持四小时,三年后才能将推米成粉的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恒和柔定”亦是朱鼎成提出的法则,朱鼎成几十年施术的手除了大拇指关节变粗,整体细腻柔软,不失为以柔克刚的现身说法。蹲马步以双手各三根手指交替拿捏肚大口小的酒坛,是为拿法。也需每天早晚坚持十分钟,酒坛盈水达五斤,若装满硬币则不下几十斤。此外,还需辅以《易筋经》和《洗髓经》的功法加练。

朱鼎成深谙父亲理论之道,亦将非遗传承分为内外双循环的路径。于家族内循环中,女儿朱蓝擅长将中医人文与心理学相结合,并结合十余年管理经验,运作“朱氏推拿”非遗特色班、“共享推拿”等公益项目。于外循环中,不吝将朱氏技法授予全国各地学术专业人才和中青年骨干,将华东医院推拿科作为教学基地的同时,深入家乡所在的嘉定区13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带教,推广“共享推拿”项目。华东医院对口的长宁区华阳街道的社区主任医师石向东,坚持三年每周来一天由朱鼎成亲授学习,凭借如琢如磨的一指禅推拿疗法,荣获2021年“上海工匠”称号。上海中药大学教师博士生金道鹏用朱氏一指禅推拿为残奥会健儿保健,成绩斐然。

青年报见习记者 丁文佳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