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正当时!“电波”引领下上海形成驻演生态
2022-01-05 文体

“电波”驻演剧照。青年报资料图 记者 施剑平/摄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2022年1月23日,《永不消逝的电波》即将在美琪大戏院迎来本轮收官之作,这也是“电波”上演以来的第400场演出。3个月前,“李侠”的身影出现在江宁路上的剧院海报栏里,仿制的老式电报机“躲藏”在剧场的隐秘角落,“电波不逝,信念永存”主题互动触屏矗立在剧场大厅的醒目处……去年10月13日,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新一轮驻场演出在美琪大戏院开启,也以一场全新的“沉浸式”剧场体验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

让观众欣喜的不仅是剧院里的新场景,还有舞台上的新面孔。经过2个月的集中训练,“风雅颂韵”四组演员阵容陆续掀开神秘面纱,“驻场+巡演”双线演出近150场。“从这轮演出起,主演和群舞阵容将以‘新老搭配’的形式登台亮相,相信可以带给‘电波’更多的舞台活力和不同的观剧体验。”上海歌舞团副团长朱继承告诉记者。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以美琪驻演的全新方式亮相,不但为老牌剧场生态带来了文化IP引流,也为“电波”“朱鹮”等上海文化名片开拓了创新的驻演形态,为海派文化IP打造持续助力。

  “电波”成为一剂药引子  

《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

回首往昔,从策划、创作到排演,从上海到全国各地巡演再回到上海驻演,“电波”让全国观众记住了有一种颜色叫作“电波红”,它庄重,直抵人心;有一种韵味叫上海女人,她优雅,脱俗,也让全国观众看到了“上海出品”的格调。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从立项会到主创会,从红色题材、上海背景到罗怀臻文学剧本,最终总编导韩真、周莉亚完成了导演操作台本,舞台语言设计重塑,才有了如今舞台上的《永不消逝的电波》。

“电波”总编导周莉亚认为,红色文化这几个字本来就是标签。但不管在哪个时代,人的情感都是共通的。不管是红色叙事还是其他,“你只是选择了那个时代而已,而我们最终要表达的,都是人性”。总编导韩真说道:“只有真切地去感受这座城市的温度,才能了解这座城市的人文情怀。上海味道不是元素的拼贴,而是表演和情境的真实互融。”

正如其所言,2021年7月,上海歌舞团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参演作品,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在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电波”以“百场”献给上海这座初心之城,也在积极探索驻演新模式。这一年,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驻(巡)演项目作为探索和实践“院团舞蹈表演人才联合培养使用新模式”的实践基地,也开启了“驻演+巡演”双线并行的新挑战。

不论以哪一种姿态,哪一种角色亮相,“电波”既是“上海出品”的榜样,也是一剂药引子,不断探索创新驻演形态和人才培养机制,也在继续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彰显上海文艺作品的时代表达。

  驻演新风向倒逼生态焕新  

《不眠之夜》观演现场。

2021年,驻演、沉浸式戏剧成为上海剧场领域的热词,不论是传统的剧院还是演艺新空间,都在“沉浸式”上大做文章。在上海,若说起沉浸式戏剧的“鼻祖”非《不眠之夜》(上海版)莫属。它用了5年多的时间为沉浸式驻演正名,并开创了诸项先河。

2016年至今,上海文广演艺集团SMG LIVE立足上海“文化品牌”建设大局,不断探索城市文旅业态与演艺产业融合的范本,以亚洲唯一版本《不眠之夜》的驻演为起点,开启和见证了上海沉浸式产业从0到井喷式的爆发,向人们展示了演艺行业拓展边界的另一种可能。

5年前,《不眠之夜》(上海版)在沪未演先火。不到100小时之内,1万张预售票全面售罄。这种介于真实性与戏剧性之间、重塑观演关系的戏剧体验,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Immersive”(沉浸式)的先锋浪潮。

走过伦敦、波士顿、纽约的演变历程,优化改良后的上海版《不眠之夜》,开创了从0到连续演出超过1400场,观演人次逾44万,平均上座率高达95%,总收入3.8亿元的驻演纪录。象征着体验感、参与感的沉浸式演艺,由此正式开启了它的“黄金时代”。

根据近两年发布的《中国沉浸式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全中国的沉浸式产业自2016年后发展迅猛,呈突破性极速增长。密室、剧本杀等以“沉浸式”为概念的线下体验,成了95后Z世代人群的“社交新宠”。

即使在沉浸式作品不断涌现的今日,《不眠之夜》仍旧保持着超高人气。被网友戏称为“上海沉浸式天花板”的口碑不断外延,在微博、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相关话题累计超过1.1亿的讨论量和阅读量,更是在豆瓣、大众点评、大麦、猫眼等平台拥有平均超过9.2分的超高人气。

从观众结构来看,《不眠之夜》的外地观众比例由2019年的45%上升到2021年54%。依托社交网络及新媒体的力量,沉浸式戏剧具备的文旅属性,早已让这部作品成为越来越多年轻游客必打卡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也让这部作品成为了众多游客来上海的目的之一。

  “驻演+”激发文旅消费新动能  

美琪大戏院。青年报资料图 记者 施剑平/摄

从“小众概念”到“万物皆可沉浸”,国内沉浸式产业爆发让人们看到了演艺行业拓展边界的更多可能,也为上海的剧院生态迎来了井喷式的创新蝶变。

“驻场演出面对的是商业市场,需要各种门类、各个板块、各种资源的配合和协调。当然,首先必须要有一部好作品,能打动人心,又具有文化价值。它不仅能吸引这座城市自身的市民,还能让城市以外的观众、旅游人群产生共鸣,大家愿意为了看这部作品而来到这座城市。”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总裁马晨骋说。

口碑和人气,决定了驻场演出的观演基础。“其实能不能做驻场,主要看受众基础。”戏剧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像《红楼梦》就是越剧里最有名的一个大IP,《永不消逝的电波》《朱鹮》等剧,也在这些年的巡演中积攒了优秀口碑,为驻演积累了票房基础。

“买票堪比拍沪牌”,剧迷们口口相传“难抢”的环境式音乐剧《阿波罗尼亚》,近来也曾创下整月票房最快30秒售罄的惊人纪录。在上海亚洲大厦挂出“星空间1号”的《阿波罗尼亚》2021年8月迎来“一周年”。全年演出380场,接待观众逾43000人次,最多单人观众“50刷”——叫好又叫座的《阿波罗尼亚》,打开了疫情发生以来上海演艺产业的发展新思维,让国内原创找到了充满活力因子的“土壤”。

仅用了一年时间,上海市黄浦区汉口路650号的亚洲大厦,就从一栋闲置已久的办公楼,蜕变为上海乃至全国演出密度最高、人气最火爆的文旅打卡新地标之一。去年8月下旬,八个小剧场同时开启驻场演出,每每午夜散场时分,周边深夜食堂也格外红火,附近酒店的入住率也随之攀升。

而到2021年年末,亚洲大厦“星空间”已增加到14个——这里不仅仅是剧场、舞台的集聚,更是原创内容、青年人才的集聚,依托演艺新空间生长,“演艺大世界”的小剧场驻演经济风生水起,助推亚洲演艺之都软实力的稳步提升。坐着火车、打着“飞的”、拖着行李箱来看戏已经形成了上海文旅新生态。

有意思的是,《不眠之夜》严格意义上来讲,就是上海最初进行驻演方式探索的文旅项目。马晨骋说,以《不眠之夜》为核心的整个“尚演谷”,也是一个多业态融合的文旅综合体,既有主题酒店、餐厅、酒吧,也有综合性的娱乐空间等等,这就是文化给其他业态赋能,也是未来文旅融合一个重要方向和趋势。

好的驻场演出,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将提升一座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如今,通过驻演激发文旅新动能已在业内形成共识。“如何用一部剧让人们记住一座城市,这是城市管理者和文化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一部现象级作品如果能在一座剧院长期驻演,就能让剧粉们不断积累、沉淀、发酵,最后让这部剧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名片,而这也正是类似百老汇、伦敦西区这些世界闻名的文化街区的成长规律。”马晨骋说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