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色”之“色”
2022-03-13 生活


□刘小波

赵依的《物色:文学的维度与标识》(下文简称《物色》)显现出一种青年批评写作的锋芒与气度,比如视角选择上的独特新颖、关注的问题前沿时髦、文笔犀利、观点睿智,时不时还体现出一种尖锐性,等等。而这些特点,正是批评的底色,也是批评家的本色。作为青年批评家,赵依对同是青年的同代作家关注较多,形成典型的同代人批评。赵依的写作还具有跨界的特性,她既从事批评工作,也写小说,同时还是文学编辑,具有多栖的身份,其学科背景也具有一定的跨界性。这些都让她的批评文字具有坚实的根基、广阔的视野,也就更加富有质感。“物色”之“物”可谓博文学之物容与物志,而“物色”之“色”则是察批评之底色与本色。

青年锋芒:持之有据的“无所顾忌”

《物色》从标题开始已经显露出一种青年批评的个性锋芒,而这也正是其批评本身的一种明喻。青年批评家当然具有青年所独有的特性,诸如视角选择上的独特新颖、关注的问题前沿时髦、文笔犀利、观点睿智,时不时还体现出一种尖锐性,赵依的《物色》正全面体现出这些特性。赵依的批评关注前沿问题,紧随当下和时代,对新文艺现象进行了持续的关注,批评的嗅觉极为敏锐,批评视角独具慧眼,“视界·现象”部分的文章几乎都是围绕近几年的文学热点展开,对当下文坛新象表达了自己独到的观察与思考。

赵依的文学批评具有开阔的视野,往往从大的时代背景切入,把文学的内里与外在结合起来进行系统的分析。《“微”察秋毫——浅谈微小说与微阅读》一文对“微写作”与“微阅读”这一现象进行了细致梳理,而“微写作”与“微阅读”正是伴随着媒介变迁引发的文坛新象。赵依的观点正是从大的背景下展开,在她看来,新媒介的勃兴形塑了文学观念、文学存在形态以及文学生产、传播和接受的方式,对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其中一个标志性的表象即文学创作伴随媒体终端技术日益朝着以用户体验与功能需求为导向的微型化、便携化、移动化发展,文学样式及其传播方式均呈现出“微”化趋势,并由此带来了基于信息的“微”艺术的繁荣。而这一番概括其实也成为当下文学发展的背景的总体描述。比如她在“90后”文学现象研究中也从媒介的角度切入:当下“90后”的文学生产,是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全方位数字化媒介生态下对一个个虚拟现实场景的参与、演绎和展示,新媒介书写通过声像和网络等亚文化方式输出,这种思考依然是立足这一基本的时代背景。赵依对其他的文学新象也进行了不遗余力的关注。《从仙侠传统看网络文学的“正名”问题》关注网络文学,选择的切口较小:仙侠传统,谈论的问题却十分宏大:网络文学的“正名”问题。《改编的朝向和动画的标尺》关注中国动画,思考中国动画电影的未来。这些问题都很时髦新鲜,也都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文学现象随感十五题》看起来是只言片语,实则表现出一种思维的流动性和缜密性,独特、锐利、前沿,每一条随感都涉及一个较为重要的命题,这些随感直指问题的实质,丝毫不拖泥带水,看似互相独立,实则有其内在的逻辑。

在对正统文学文本的阅读上,赵依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很多文本在她的阐释中甚至获得了新的活力,焕发出异样的色彩。“视点·现场”部分就是对当下创作的持续关注,对成熟作家的新作进行了颇有意味的解读。《〈繁花〉的可能性难局》《莫言新剧:且壮且歌,更进一碗〈高粱酒〉!》《湫兮如风:周晓枫〈星鱼〉里的现实与幻想》《簌簌有声 庄重悲悯——阿来〈云中记〉的“执”与“成”》《论〈北上〉的长篇范式与新发现》等篇什对莫言、阿来、金宇澄的近作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解读。

赵依的批评风格具有青年所独具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犀利、睿智甚至尖锐,有时和成熟的批评家相比,明显更加放得开。王彬彬有一次在访谈中提及,“我从来就没有做到完全无所顾忌。年轻时顾忌少许多,现在则顾虑重重。我是越来越鄙视自己的。”成熟批评家“顾虑重重”,而青年批评者则靠着年轻气盛而无所顾忌,这种放开手脚不是为了博眼球、刷流量而进行的“酷评”,而是敢于讨论问题,敢于打破圈子的壁垒,并且通过缜密的逻辑分析,寻找内在的逻辑依据,是持之有据的“无所顾忌”。

同代批评:同龄人的友情与批评家的“无情”

作为青年批评家,赵依对同是青年的同代作家关注较多,形成典型的同代人批评。所谓同代人,即“出生于同一时期、具有共同的历史经验,因而显示出相类似的精神结构和行为式样的同时代人”。因着生理结构的相似性,精神结构也具有趋同性,赵依十分关注同代人的创作,既有同龄人之间的友情显现,也有批评家的不留情的一面。在她的批评文字中能寻找到年轻一代人身上的闪光点,也不乏对同代人的创作指陈瑕疵、分析缺陷,以期青年写作的精进。

《物色》中的不少内容都是对同代人的关注。这其中既有个案的解读,也有现象的分析。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书中不少内容都是直接和“90后”写作相关。《“90后”写作如何敞开》一文系统梳理“90后”的书写,《“90后”的新媒体文学生活》从媒介角度关注这一群体的创作。其他篇章中也有不少内容是讨论这一话题,形成饶有趣味的“90后”批评“90后”。还有一些篇目是讨论青年作家个体的书写。《从“渠潮”到“浪潮”,班宇何以似标识?》对青年作家班宇的创作进行了全景呈现,《查验与旁证:从亲历者到时空体——读周恺〈苔〉和〈侦探小说家的未来之书〉》对周恺的两部作品进行了解读,都是较为深入的个案分析。

作为同龄人,作者更能理解年轻作家的创作,也得以在批评中进行充分的论证。这既体现出同代批评的包容性,能够最大限度发现青年作家闪光的一面,也有批评者“无情”的一面,面对缺点,直指问题,绝不手软。《“90后”写作如何敞开》中对该群体的各种文学体裁的创作都有详尽的分析,指出了不少存在的问题,比如“作家的作品存在着外向与读者的巨大重复性”“一些青年诗人放弃了诗歌的文体尊严及其文体精神的完成性”“暴露一些综合修养上的不足”,等等。《浅析鲁迅文学精神在青年写作中的缺失》一文则指出了青年写作中存在的文学精神缺失的重大问题。还有不少文章都是从现象中指陈创作的弊病,不少是以青年作家作为例证。

青年批评建构起来的批评体系除了学理层面的更加体系化和专业化,还有年轻一代在文学与现实之间建立起来的切实的血肉联系,赵依不光自己在践行,也努力在同代人身上寻觅一代人的共通经验,这也正是同代批评的独特价值。

多栖写作:文学的多种维度与标记

赵依还显现出一种写作与批评的跨界,是典型的多栖写作者,她既从事原创写作,也从事批评工作,还是身在鲁迅文学院、《人民文学》《中国作家》等重要阵地的文学工作者。赵依因此对文学现场富有较大的热情,在多家刊物主持栏目,推动青年批评的展开。比如她曾在《当代文坛》主持青年批评的栏目,每期邀约几位作者,就同一话题敞开讨论,几乎将中国当时活跃的青年批评者悉数囊括其中,关注的也是较为先锋前沿的话题。总之,该书的作者是文坛的亲历者和见证者,这些经历正是其多种文学的标识,也是文学多种维度的来源。

多栖的写作经历让其批评文字更熟悉创作,熟悉文学现场,更接近批评的实质。迄今为止,赵依已经创作了不少小说,这种跨界,对其批评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此现象本身,她也有着清醒的认识,在《跨界写作:思维、创造与心之所向》一文中,她以张柠的创作为例,系统论述了作为学者的张柠从事小说书写的价值和意义,全面观照张柠的小说创作,其完备的文学理论体系见诸表达思维的集中转向。而她自己也沿着这条跨界的路子逐步迈进了。

另外,赵依的文学批评具有古典气息,这和她的学科背景有关,她是学古典文学出身。学科壁垒让作为整体的文学被割裂,而打通之后的研究会遇到别样的风景。赵依在批评中其实隐含着一种古典的视角,对传统的珍视让其批评文字有了一种底蕴。书名“物色”正是源于古典批评经典著作《文心雕龙》“物色”篇,所谓“物色之动,心亦摇焉”。不光是书名,作为学中国古典文学出身的批评家,该书“视域·回望”部分主要关注中国古典文学,论述范畴包括“曹植书信文”“王弼玄学与美学思想”“沧浪诗话”“世说新语”“六一诗话”,等等。赵依往往能从古典研究中发掘出当下的价值和意义,比如她探讨欧阳修的《六一诗话》时指出,“《六一诗话》就文学在当今社会应该如何定位与自处等问题给予了一定的启发与回应,文学不只是文学,而是一种生活方式。”这些古典批评实践不仅仅是沉迷于“故纸堆”,而更为重要的是,她将这种古典气息带进当代文学批评中去了,在很多文章中都有古典的影子。比如关于当下的新文学现象“微文学”的批评中,多和古典传统有关;《从仙侠传统看网络文学的“正名”问题》也将网络文学研究与中国文学传统接续了起来。这种对传统的珍视让她的批评文字更具底蕴。

赵依的批评对象极为广泛,体裁上从小说、散文到诗歌,内容上从文学到文化,时间从古代到当代,空间从国内到国外,这种广阔的视野让她的批评具有极强的及物性,也是她一贯信奉的批评信条之体现:文学评论起码要有一定的学理和来路,有敏锐的洞见和问题意识,饱含真诚与善意,怀揣自我在时代语境中的共鸣,同时本身也要得“文章之法”,写得像样。邱华栋在该书的序言中提道,“(《物色》)这部评论集的意义不可忽视,因为它和作者一样,都是当代精神的书写者和见证者,是一种灵动的文学人生的亲历者,它表现为丰富的阅读和多角度的观察,它透过多种话语来传递,它提供一种与知识生产及材料考辨相关的风格化研读模式,它彰显属于年轻人的文学视界并敢于发表看法,在解读文学的同时总是期待更好的文学,以及文学世界所提供的丰富人生、丰沛情感和丰饶智慧。”见证者、亲历者、灵动、风格化、年轻人这些关键词,正是对一位多栖写作的青年批评家的精准概括。

(评论集《物色:文学的维度与标识》,赵依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22年1月。赵依:清华大学中文系博士生,从事文学研究和小说创作,曾获“华语青年作家奖”短篇小说提名奖、《北京文学》优秀新人新作奖、“长征文艺奖”文学评论奖、《小说选刊》受读者欢迎小说奖等。本文作者刘小波:评论家,《当代文坛》副编审。)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